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女的意思、海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女的解释

(1).传说中的海神之女,或曰龙女。 唐 张说 《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海女避途,山蛇可问。” 唐 李贺 《贝宫夫人》诗:“丁丁海女弄金钱,雀釵翘揭双翅关。” 王琦 汇解:“ 贝宫夫人 ,不知何神, 吴正子 、 曾谦甫 以为龙女, 姚经三 以为海神,俱从‘贝宫’‘海女’四字起义,故云耳。”参见“ 灌坛 ”。

(2).谓渔家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海女的汉语词典释义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海女(hǎi nǚ)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献,指居住于海滨、以采捕海产为生的女性。《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海边渔家女子;专事潜水采集贝类或海藻的女子。” 其核心含义强调女性与海洋劳作的关联性,区别于泛指渔民的“海民”或“渔夫”。

二、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1. 古代记载

    《太平广记》引《述异记》载:“闽中海女,入水采珠,以绳系腰,引之上下。” 此处描述福建沿海女性潜水采珠的场景,印证其职业属性。

  2. 地方志佐证

    清代《福建通志》提及闽南渔村“海女善泅,日潜海取蚌蛤”,凸显其潜水技能与生计方式。

三、现代语义延伸

  1. 专业潜水女性

    现代汉语中,“海女”特指不借助氧气设备、徒手潜海捕捞的女性职业潜水员,尤以日本、韩国沿海地区为典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补充释义:“特指日本等地从事潜水捕捞的妇女。”

  2. 文化符号意义

    在东亚海洋文化中,海女被视为“海洋守护者”的象征,其技艺与勇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如日本“阿妈”(Ama)海女传统。

四、相关概念辨析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福建通志》(清代刻本影印版)
  3.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本海女文化》

网络扩展解释

“海女”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历史、文化及现代实践的解释:

一、基本定义

  1. 传统释义
    原指传说中的海神之女或龙女(如唐代文献记载),后延伸为从事海洋捕捞的渔家女性。

  2. 现代职业
    特指不依赖现代设备、徒手潜入海中采集贝类、海藻等海产品的女性,主要分布于韩国济州岛、日本沿海等地。她们仅使用蛙镜、浮力球等简单工具,作业时需屏气下潜至数十米深。


二、历史与文化

  1. 韩国海女

    • 起源:19世纪因税收政策倾斜,女性逐渐取代男性成为潜水主力,形成“海女”群体。
    • 抗争意义:1932年济州岛海女发起大规模抗日运动,成为韩国唯一由女性主导的抗日事件。
    • 现状:人数从1950年的3万锐减至5000余人,且多为50岁以上高龄者。
  2. 日本海女

    • 历史:职业可追溯至2000年前,早期为皇室提供珍贵海产(如鲍鱼),后参与珍珠养殖业。
    • 文化象征:被视为“海中美人鱼”,其白色潜水服和独特呼吸哨声成为文化符号。

三、社会意义与挑战

  1. 精神象征
    代表坚韧、勤劳,如济州岛海女被视作当地精神象征。

  2. 传承困境

    • 韩国政府限制现代化装备,导致作业危险性高,年轻人不愿继承。
    • 日本海女文化因珍珠业转型而衰落,现存者多集中于伊势志摩等少数地区。

四、扩展知识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地区海女文化,(韩国)、(日本)的详细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阿爹逞快嗔喝持备惇博二传手法物库丰丰虙妃干凈豪族黑帮黄膏幻听换职华丝葛霍闪火射家常话将类翦疆减却杰丈夫居重抗矫苛待可口狂蔽夸説莲界辽东半岛零件临危受命赁庑描金鸣晨木酪赧容磻谿刨根问底蓬户柴门破逐前驺启蕃青竹飙奇形怪状痊除麴引钱日势申定圣良汤玉踏谣通绰退遣吐噏为事窝赃幄帐小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