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继承祖先业迹。语出《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朱熹 集传:“绳,继;武,迹。”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庵先生》:“惜此七尺,保此方寸,以为报国绳祖之本,庶能慰老人之怀。”参见“ 绳武 ”。
“绳祖”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析:
“绳祖”字面意为“继承祖先的业迹”,比喻将祖先的精神、传统或功业代代相传,如同用绳子连接般延续不断。核心强调对先辈智慧与价值观的尊重与传承。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家训、历史评述等,表达对先辈的敬仰与传承责任。例如:“青年当以绳祖为志,弘扬家风。”
以上解析综合了《诗经》典籍、历代注释及现代词典定义,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绳祖(shéng zǔ)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代祖先或者家族传承的血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崇祖先是一种重要的观念,绳祖则代表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尊重。
绳祖的拆分部首为纟(纟是绳字的部首),它共有13个笔画。
绳祖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就开始注重家族和血统的重要性,对祖先进行崇拜,并通过祭祀等方式来表达敬意。而绳祖一词则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在繁体字中,绳祖的写法为繫祖。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绳祖的表示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的绳祖写作繩祖,其中“绳”字的纟部在左边并列写,而“祖”字的示部在右边写作日字的变体。
1. 我们每年都会举行祭祖仪式,以表达对绳祖的崇敬之情。
2. 他们家族非常重视宗族的延续,对绳祖非常敬仰。
1. 绳子(shéng zi):指由纤维或金属等编成的成绳状或线状器物。
2. 祖国(zǔ guó):指自己所属的国家,对故乡或家乡的亲切称呼。
祖先、宗族、世袭
后代、子孙、血脉相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