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郊岁的意思、郊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郊岁的解释

帝王祭天地的年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 宋 王復 ﹞尝率其里之贵豪,遇郊岁,各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賚,郡国效之。”参见“ 郊賚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郊岁”是古代礼制中的专有名词,指帝王每三年一次在郊外举行的祭天仪式年份。《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古代帝王郊祭的年份”。其典源可追溯至《礼记·郊特牲》记载的“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郑玄注疏中明确将祭祀周期与岁数关联。

礼制细节包含三重内涵:一为时间规制,遵循《周礼·春官》所述“三岁一祫,五岁一禘”的祭祀周期;二为空间限定,特指南郊祭天的场所,《春秋公羊传》载“鲁郊非礼也”即指诸侯僭用天子郊祀之地;三含牺牲制度,《礼记·祭义》规定“郊血,大飨腥”的祭品规格。清代学者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特别强调“郊岁必以冬至,阳生之时,所以顺天道”的阴阳哲学内涵。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转为历史语义,仅见于典籍研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礼制辞典》将其归入“吉礼”门类,与“禘祫”“社稷”等祭祀术语并列。

网络扩展解释

“郊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但主要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如汉典、查字典等),“郊岁”指帝王祭天地的年份。古代帝王会在特定年份举行“郊祀”仪式,祭祀天地以祈求国泰民安,这类年份即称为“郊岁”。例如清代文献记载:“遇郊岁,各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说明郊岁时会有相应的祭祀活动和赏赐。

  2. 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郊岁”可指农历年末、新年将至的时段,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需注意区分语境,避免混淆。

  3. 词源与用法

    • “郊”指都城外的区域,古代祭祀常于郊外举行;“岁”指年份。
    •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4. 相关延伸
    与“郊祀”“郊礼”等词关联,均属古代祭祀文化范畴。帝王通过郊祀彰显统治合法性,而“郊岁”则强调这一仪式的周期性。

建议在具体文献中结合上下文判断词义,若涉及历史研究,可参考《池北偶谈》等古籍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百年偕老疤瘌眼儿班班被诏犇辏边隙鼈盖子冰碴疕疡必要产品不即采拔差一点春至疵点慈孙胆战心摇跌跌挞挞谛实豆苗耑管发表蕡烛管风琴锢弊国尉酣鏖好像画框呼天号地简默解弛诓语夸诮良会淋池洛桥緑螘慢曲毛瑟墨板木木农林怒颊被褐藏辉麝篝事不宜迟实益水溲饼疏襟梳妆匣属佐溯风天付良缘颓墉晩谬霞花县亭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