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衮职的意思、衮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衮职的解释

(1).古代指帝王的职事。亦借指帝王。《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 仲山甫 补之。” 郑玄 笺:“衮职者,不敢斥王之言也。王之职有闕輙能补之者, 仲山甫 也。” 孔颖达 疏:“衮职,实王职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故 仲山甫 补衮职之闕, 蒙公 筑 长城 之固,所以备寇难而折衝万里之外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衮职有闕,羣下属望。”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极目烽烟烂不收,衮职惭何补。” 周咏 《感怀》诗之六:“缺来衮职谁缝补,话到娥眉有諑謡。”一说,指衮衣。 清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四》“衮职有闕”:“《笺》以‘衮职’连文,恐非经意也。职乃语词,当读为识……识亦犹适也。‘衮识有闕’者,衮适有闕也。盖诗人本借衮以寓王,闕乃衮衣之闕,而非服衮衣者之职事,若以衮职连文,则诗人之语妙全失矣。”参阅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诗衮职有阙解》

(2).古代指三公的职位。亦借指三公。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 弘农 杨公 , 东海 陈公 ,每在衮职,群僚贺之。”《三国志·魏志·崔林传》:“﹝ 崔林 ﹞诚台辅之妙器,衮职之良才也。” 唐 明皇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诗:“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衮职”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衮职”原指帝王或三公(古代最高官职)的职位,具体有两层含义:

  1. 帝王职责或帝王代称:源自《诗经·大雅·烝民》中“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郑玄注解为“衮职”即帝王职责,因帝王穿衮服(华贵礼服),故以服饰代指身份。
  2. 三公等高官职位:汉代后逐渐引申为三公(太师、太傅、太尉等)的职位,如《三国志·魏志》提到“衮职之良才”,即指辅佐帝王的重臣。

二、词源与文化背景

三、使用场景

  1.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帝王治国或重臣辅政,如《后汉书》称杨震“五登衮职”,指其多次担任三公。
  2. 文学修辞:可借代帝王或权臣,如明代梁辰鱼诗句“衮职惭何补”,表达对未能尽责的自省。

四、总结

“衮职”兼具具体职能(帝王/三公职责)与象征意义(权力与尊贵),需结合语境判断其指向。例如,在《诗经》中侧重帝王,而汉代文献更倾向三公。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白君彩笔生花层空长沙市掣鲸打搅盗渠大余典故独具只眼防灭方限房燕发忧风卷残云乖讹鬼佣筕簹行话憨郎河湾环帀花项货郎鼓胡绳煎堆荐礼践升健讼件物交异嘉友进壤广地谨顺就涂吭吃匡制老大练衲凌坏离群緑蜡慲觟门候墓陵内命妇配头青笼秋鸿全别如志石烛瞬目厮啜孙子逃窜天壤之隔徒附刓缪西湖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