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典簿的意思、典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典簿的解释

朝廷文书。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曰古今通集库,係印綬监所掌,古今君臣画像、符券、典簿贮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典簿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官职名称,主要含义如下:

  1. 基本含义与职责

    指古代官府中掌管文书、簿籍、档案等事务的官员。其核心职责是负责重要文书、账册、案卷的登记、保管、核对与收发工作,类似于现代的文书主管或档案管理员。该词由“典”(掌管、主持)和“簿”(文书、册籍)组合而成,直接体现了其工作性质。

  2. 具体官职应用(以明清为例)

    在明清时期,“典簿”是中央及部分地方机构中设置的具体官职,品级通常较低(如从八品或正八品),但职责关键:

    • 中央机构:如国子监设典簿厅,其长官即为典簿,负责管理监内文书档案、财务收支及印信等事务。
    • 宫廷机构:如光禄寺、太常寺等也设有典簿,掌管本衙门的文书档案和日常庶务。
  3. 引申与文化背景

    作为官职,“典簿”体现了古代中国对文书档案管理的高度重视。担任此职者需具备相当的文书处理能力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该词也反映了古代行政体系中分工的细致化。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典簿”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其词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典簿指朝廷文书或掌管文书的官职。其中“典”有掌管、法规之意,“簿”指官方册籍或文书,合称表示负责管理重要文书的职位。


二、历史沿革与职责

  1. 起源与设置
    始于元代,国子监、翰林院等机构设此职,明代延续,清代在翰林院、国子监保留。

  2. 具体职能
    主要负责章奏文牍管理,如记录符券、君臣画像存档,并参与监务管理(如马匹草料、象房事务)。

  3. 职位层级
    属中下级官吏,常与监丞、监副等协同办公,受提督太监或监督太监管辖。


三、字义分解


四、文献例证

明代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典簿与符券、君臣画像同贮于“古今通集库”,印证其文书管理职能。

如需了解更详尽的官职体系,可参考《明史·职官志》或《清会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绪谤訾边夏便榭部下承禅成算趁凉貙牙粗悍大角打平和鞮靺二项式放意返邪归正馆递国寶好谋黑角黑豸汯汩叫絶解恚跻峰造极警异酒床计勋行赏来宜老虎撂台立秋莅阼渑池会宁戚歌浅暗迁虏穷桎秋波日异月殊柔煦三学山舆沈懿施御首善摔老盆蜀赋酸与踢腿同升统系吐绿微至文裘吻吮圬者弦切角小鹿儿效益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