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郎的意思、法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郎的解釋

(1) [franc]

(2) 1360年首次鑄造的一種古代法國金币

(3) 1575到1641年發行的一種古代法國銀币

(4) 現代法國的本位貨币名稱,也是它的基本單位

詳細解釋

法國 、 瑞士 等國的本位貨币,一法郎等于一百生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五回:“新鮮荔枝帶到 法蘭西 ,要賣五個法郎一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郎”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意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

“法郎”作為貨币單位,最初指法國、瑞士等國家使用的法定貨币(現已被歐元取代)。《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法國、瑞士等國的本位貨币”。在非洲法語區國家,如盧旺達、布隆迪等,“法郎”仍作為流通貨币名稱使用。

二、詞源與曆史演變

該詞源自法語“franc”,最早可追溯至14世紀法國鑄造的印有“法蘭克國王”(FRANCORUM REX)字樣的金币。19世紀《辭海》第六版記載,法郎成為法國金本位貨币單位,1法郎等于100生丁(centime)。

三、使用範圍與經濟意義

在漢語語境中,“法郎”常用于國際金融領域,例如“瑞士法郎”(CHF)至今仍是全球重要避險貨币。中國銀行外彙牌價中曾長期标注“法國法郎”彙率,反映其曆史貿易地位。

四、其他引申含義

在文學與曆史文獻中,“法郎”偶見代指“法國”或“法語區文化符號”,如魯迅《華蓋集》中“法郎士的幽默”即借用貨币名指代法國文豪阿納托爾·法朗士。

網絡擴展解釋

“法郎”是法國及部分歐洲國家曾使用的貨币單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地位

法郎(Franc)是法國、瑞士、摩納哥等國的本位貨币名稱,1法郎=100生丁(centimes)。它曾是法國的法定貨币單位,直至2002年歐元流通後被取代。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1360年法國國王約翰二世首次鑄造“法郎”金币;1795年法國大革命後,法郎正式取代“裡弗爾”(livre)成為标準貨币。
  2. 發展:1803年實行金銀複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0.2903克、含銀量4.5克;1834年成為法國唯一流通貨币。
  3. 退出流通:2002年1月1日歐元啟用後,法郎逐漸停止使用。

三、貨币特征

四、國際影響

除法國外,瑞士法郎(CHF)至今仍是瑞士、列支敦士登的法定貨币。曆史上摩納哥、安道爾也曾使用法國法郎。

五、現狀

目前法國法郎已無流通價值,但部分紙币和硬币仍具有收藏意義。歐元與法郎的兌換比例為固定值:1歐元=6.55957法國法郎。

别人正在浏覽...

熬枯受淡白旗不糁錯處待問大卷等號滴笃地籍定單風烈佛老負米高戶高曉聲貢款痼癖好心鶴鬓簧口獎品近懷籍田舊醅坎男刻廉吭氣口角生風匡困窺朝兩舌六市馬草尨亂裊絲汽碾惸獨柔情俠骨軟技術睿日乳香升極甚意兒濕季侍膳說城束手無計絲雨宋文唐菖蒲鐵懶團委唾視晚豔無頭五言詩先代香埋小家氣校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