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特怪异。 章炳麟 《辨诗》:“﹝ 韩愈 ﹞辞已壮丽,博而不约,鲜温润之音。学之,虽至,犹病傀怪;不至,乃獷獷如豺狼声。”
傀怪(guī guài)是古汉语词汇,现罕用,其核心含义指奇异、怪诞、不同寻常的事物或现象,强调超出常态的独特性。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分层解析:
本义与引申
“傀”本义为高大、奇特(《说文解字·人部》:“傀,伟也”),引申为超群不凡;“怪”指奇异反常。二字合成后,强化对“离奇罕见”特质的描述。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3卷,第120页。
古籍用例
如《庄子·列御寇》中“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傀怪成党,命曰孽童”,以“傀怪”形容言行荒诞诡谲。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第二册,注引《庄子》用例。
“傀怪”更侧重因罕见而显奇特(如奇人异事),非贬义;“怪异”则偏重违反常理(如灵异现象),多含负面色彩。
来源:《古汉语词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章“近义词群分析”。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为:“奇异;奇特。亦指奇异之物。”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第1598页。
《辞源》
释作“怪异,奇特”,引《庄子》例证。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三册,第2456页。
该词多见于先秦至汉代文献,后世渐少用。今常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成语典故(如“傀奇不羁”),现代汉语中已被“奇特”“诡异”等替代。
“傀怪”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奇特怪异,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超出常规、不合常理的特点。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章炳麟《辨诗》等文献。
鼇足避乖龙鄙昧播种哺鸡餔糟啜醨残日茶炊昌逸长洲陈发床头灯筒德政电怒額颡讹杂该世格王乖爽光浄关河灌录鼓咙胡海学邗溟鸿书哗咎讙传还乡昼锦环谒混混鹄衣矫枉过正揭贴尽足陖陗犒军免遣目学尼房牛蹄配购朴赡峭巘清高青姑癯瘠三明市上医烧碱盛烈死乱贪强逃号填桥天王为行武汉大学西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