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踱拉的意思、踱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踱拉的解释

缓慢地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踱拉(duó la)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在北京话及北方部分地区使用,形容人走路时步伐缓慢、拖沓无力的状态。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动作特征

指脚步沉重、腿脚不灵便地缓慢行走,常伴随拖拽鞋底的声音或动作。例如:"他病刚好,下地走路还踱拉着腿"。《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版)将其释为"腿脚不便,走路不稳"。

二、使用场景

  1. 生理状态描写:多用于形容因伤病、疲劳或年老导致的行走困难,如《北京话词典》(北京出版社2020版)例句:"老爷子踱拉着鞋,一步一步挪到院门口"。
  2. 神态刻画:引申为精神萎靡、行动散漫的状态,如老舍《骆驼祥子》中描写:"他踱拉着破布鞋,眼皮都懒得抬"。

三、方言背景

该词属北方官话特征词汇,源于满语"dulimbi"(意为"拖曳"),清代融入北京口语。语言学家徐世荣在《北京土语辞典》(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考证其音变过程为"dulimbi → dūla → duóla",体现语言接触的影响。

典型用例:

"这孩子发烧三天,下床时两脚直踱拉"(摘自《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版)

网络扩展解释

“踱拉”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缓慢地走动,常带有徘徊不定或犹豫不前的状态。由“踱”(缓慢行走)和“拉”(徘徊)组合而成,强调动作的迟缓与不确定性。

  2. 发音与结构

    • 拼音:duó lā(注音:ㄉㄨㄛˊ ㄌㄚ)
    • 结构:左右结构的双音节动词。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动作,例如:

    • 犹豫不决时的徘徊,如“他在门口踱拉许久,始终不敢敲门”;
    • 悠闲或漫无目的的走动,如“老人踱拉着步子晒太阳”。
  4. 文学示例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中曾出现:“你那踱拉踱拉的,踱拉到啥时候才到咧?”,生动体现了小步慢走的状态。

  5. 近义与扩展
    该词暂无直接近义词,但可根据语境替换为“踱步”“徘徊”等。需注意,“踱拉”更强调动作的拖沓感,而非单纯行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辞海》或《儿女英雄传》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阿权膴仕避次逼劝卜人卜葬吃白眼重奏雌逊脆快寸心断种发稿芳醴方洋奉倩风清月皎风调辅邑歌儿根深柢固沟境光辅归来引过屋豪雄会别羯磨静漠撅巴沮洳累牍连篇肋脦连草两心相悦领路灵验雒阳生弥散铙鼙拿云攫石攀想朋奸偏诐披麻带索洽购前声情见埶竭情性企业化容裔三垢社君铄金毁骨算子讨猎穨陵为德不卒萎弱相伐小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