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邦牧的意思、邦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邦牧的解释

州长,刺史。 唐 高适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邦牧今坐啸,羣贤趋纪纲。” 唐 李嘉祐 《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诗:“丞相过邦牧,清絃送羽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邦牧"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治理一方的地方长官或封疆大吏,相当于刺史、太守、州牧等官职。该词由"邦"(诸侯封国、地方行政区域)和"牧"(本义放养牲畜,引申为治理、管理)组合而成,形象地比喻官员如同牧养牲畜般治理百姓与辖区。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构词解析

  1. 邦:
    • 本义指古代诸侯的封国。《说文解字》:"邦,国也。" 引申为泛指国家或地方行政区划。
  2. 牧:
    • 本义为放养牲畜。《说文解字》:"牧,养牛人也。" 引申为"治理、管理",如"牧民"即治理百姓。古代常以"牧"喻指地方长官,如"州牧"即一州最高行政长官。
  3. 邦牧:
    • 复合词,意为"治理邦国/地方的长官"。其构词逻辑与"州牧""方牧"类似,强调对特定区域的统治职责。

二、历史语境与文献例证

"邦牧"一词多见于汉魏至唐代文献,特指州郡一级的最高行政官员,职责涵盖赋税、司法、教化与治安:


三、现代词典释义与权威参考


四、语义演变与现代认知

随着历史变迁,"邦牧"作为官职名称已消失,但作为古汉语词汇仍保留在典籍中。现代使用仅见于:

  1. 历史研究:指代汉唐时期地方行政制度。
  2. 文学修辞:古诗文引用或仿古语境中的雅称。
  3. 辞书收录:权威词典均将其列为历史词条,释义集中于"地方长官"这一核心义项。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 范晔. 《后汉书》. 中华书局.
  3. 董诰. 《全唐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5.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4.

网络扩展解释

“邦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邦牧”指州长或刺史,是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的称谓,主要用于唐代文献中。其中,“邦”指国家或地区,“牧”本义为放牧,引申为治理、管理,组合后表示对某一区域的管辖者。

二、文献例证

唐代诗歌中多次出现该词:

  1. 高适《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邦牧今坐啸,羣贤趋纪纲。”
  2. 李嘉祐《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丞相过邦牧,清絃送羽觴。”
    诗句中的“邦牧”均指地方长官,体现其职责与地位。

三、字义分解

四、扩展说明

“邦牧”作为历史词汇,现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职官制度或解读唐诗时仍有参考价值。其近义词包括“刺史”“州牧”等,均属地方行政职务。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典》或《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异保引卑辞变动不居变天账彼此齿垽带佩耕织图工休谷那国学孩乳合共和声假黄钺甲乙丙丁结聚踦踦景旦惊婚积远狷士慷慨激扬两败俱伤两虢陆沉炉拂卖空买空慢书门板木舶佞佛凝情炮宰品议牵绵崎嵚历落全速驱侵壤驷撒溲沈点点圣人师失第算缗钱随遇索取韬笔逃漏梯土同步通今博古伪惑无啓民五宿霞车陷本小补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