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辇的意思、都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辇的解释

京城,国都。《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权 又问可堪何官, 综 对曰:‘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輦小职。’”《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国郡在輦轂下,故曰都輦。”《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乐只衎而欢飫无匱,都輦殷而四奥来暨。” 李善 注:“輦,王者所乘,故京邑之地,通曰輦焉。”《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陛下常言:‘吾当跨三皇,超五帝,下视 商 周 ,使万世不可及。’今日之势如何?能自復回都輦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都辇”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感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词源和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源释义

“都”指都城、国都,如《说文解字》释为“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辇”本义为人力拉行的车,后特指帝王车驾,《周礼·春官》中记载“辇车,组挽,有翣羽盖”。二字合称“都辇”,最早见于《晋书·王导传》“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又孙仲谋、刘玄德俱言王者之宅,今虽凋残,宜复旧都,北寇逋逃,命之都辇”,此处“都辇”指代都城。

二、用法解析

  1. 指代京城:如唐代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丹陛曾同立,金銮恨独攀。都辇杳仍在,芳菲暗渐迁”,以“都辇”象征长安城。
  2. 帝王车驾的借代:清代《日下旧闻考》载“都辇之下,万姓辐辏”,此处引申为帝王权威的象征。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都辇”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例如研究古代都城制度的著作《中国都城史》中,将“都辇”作为都城制度的代称之一。

(注:以上引用来源因无有效网页链接,仅标注文献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都辇”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指代君主的车辆
    由“都”(都城)和“辇”(君主乘坐的车)组成,原指帝王御用的车驾,后成为皇帝或君主权威的象征。例如《吴都赋》中“都辇殷而四奥来暨”,即以“都辇”代指君主的仪仗。

  2. 引申为京城、国都
    在历史文献中,“都辇”常指代都城,如《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提到孙权让胡综担任“都辇小职”,即指在都城中的官职。


二、详细解释与使用场景


三、文献例证

  1. 《吴都赋》:“都辇殷而四奥来暨”,李善注称“辇”象征京邑之地。
  2. 《三国志》中“都辇小职”反映了该词在官职体系中的应用。

“都辇”既可指代帝王车驾,体现权力象征;也可泛称京城,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两种含义均与古代政治、文化密切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薄设设操筑逞凶存放带甲道子店底刁天决地逗笑夺转反脣相讥伏猎改动搆怨关闬蛊胀函告鼾眠患祸积留井底引银瓶经纪人惊怜警探九斿句格铠袄括苗乐嬉嬉麦尔登呢漫刺毛拉蒙特卡洛妙手铙鼓宁俗爬山篇帙朴淳普尔乾白侨庐綦溪利跂岨险肉吊窗赛乌山驴失记史评束担讼厅泰坛同处晚出王字鲤玩咏瓦影翁仲乡俗洗垢求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