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榜吏的意思、榜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榜吏的解释

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外监试、提调、弥封、收掌、巡绰各官,挤满了一大堂。一面拆弥封唱名,榜吏一面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榜吏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主要见于古代文献,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定义

指负责张榜、公示文书的官吏。古代官府发布公告、科举放榜时,负责书写、张贴榜单的差役或低级官员均属此类。该词由“榜”(公示文书)与“吏”(基层办事人员)复合而成,凸显其职务特性 。

二、历史背景与职能

在科举制度中,“榜吏”承担关键角色:

  1. 放榜执行者:负责书写及张贴进士、举人录取名单,如《唐摭言》载“榜吏唱名”的记载;
  2. 文书公示监督者:确保官府政令、判罚结果通过榜文形式公之于众,维护信息透明度 。

三、词义衍生

部分文献中,“榜吏”亦隐指操纵榜单的舞弊者。清代笔记《巢林笔谈》提及“贿榜吏以窃名”,揭露科举中贿赂吏员篡改榜名的现象,反映该词在特定语境下的负面含义 。

四、语源考据

“榜”本义为“木片”,引申为公开文书(如榜文、皇榜);“吏”即基层公务人员。二字组合最早见于唐代科举文献,宋明后使用渐广,多见于史书与笔记杂录 。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3.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

    注:因该词属生僻古语,建议查阅纸质权威辞书获取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榜吏”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个职位,具体解释如下:

  1. 定义与职责
    榜吏指科举考试中负责在榜文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低级官吏。其核心工作是在放榜时,根据主考官确认的名单,将中举者姓名誊录到正式公布的榜文上,属于科举流程中的执行环节。

  2. 出处与例句
    该词可见于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回,文中描述了科举放榜场景:“一面拆弥封唱名,榜吏一面写”。这反映了榜吏需即时配合唱名环节同步记录名单的工作状态。

  3. 历史背景与相关职位
    科举放榜涉及多个官职协同,如监临、主考、同考官、弥封官等。榜吏属于辅助性职务,需具备一定文书能力,但地位较低,未参与考试评卷等核心环节。随着科举制度废止(1905年),这一职位已消失。

若需进一步了解科举流程或其他相关官职,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具体文献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爱财舍命才识过人惭悲掺挝成篇驰踪春秋战国大风诗道趣雕龙客抵塞断毁罚典放佚风痹奉饷分支分配器福寿无疆符檄工绮公诉人勾索固疾昏酣俭腹交契胶掌揭宝暨罗女警颖晋秩九大几舄客兵科禁苦胆寮亮灵辰六书甿庶扪虱末毫平阳破家败産启报凄浰旗帐劝业屈辨三号上司神武挂冠狮子滚绣毬说誓天步文砖屋乌先意承指效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