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末毫的意思、末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末毫的解释

秤杆上距离秤钩或秤盘最远的秤纽。也叫三毫。《宋史·律历志一》:“其衡合乐尺一尺二寸,重一钱,锤重六分,盘重五分。初毫星準半钱,至稍总一钱半……末毫至稍半钱,析成五分,分列十氂。”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末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末毫”指秤杆上距离秤钩或秤盘最远的秤纽,俗称“三毫”。这个秤纽用于称量较轻物体时调整平衡,是传统杆秤的三个关键称量点之一。

二、字义分解

三、历史文献依据

《宋史·律历志一》记载了杆秤的具体构造:“其衡合乐尺一尺二寸,重一钱,锤重六分,盘重五分。初毫星準半钱……末毫至稍半钱,析成五分,分列十氂。”印证了“末毫”作为秤纽的用途。

四、使用场景

除本义外,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形容极其微小的事物或数量,例如:


提示:该词属于专业计量术语,日常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描述传统工具或强调精确性时仍具表现力。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末毫的意思

《末毫》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极微小、极少量,表示非常细微的事物或数量极少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末毫》的部首是木(mù),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末毫》最早出现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用以形容刘邦(即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刘如意非常聪明,连一根头发末毫都不会落下。

繁体

繁体字中的《末毫》保留了原始的写法,没有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据古代史书记载,《末毫》在古代的写法是稍有改变的,字形更加古朴,但整体的含义没有变化。

例句

1. 老师在教学时注重细节,连学生的末毫问题都不放过。

2. 经过多年的磨练,他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了,能够感受到曲中的末毫变化。

组词

末流、毫不、末稍、末世、微末

近义词

极小、微乎其微、无微不至、细密

反义词

明显、巨大、众多、激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