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递的意思、顿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递的解释

置备酒食邮驿以供军用谓之顿递。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据 严礪 元和 二年六月举牒称:‘ 绵 剑 两州供 元和 元年北军顿递,费用倍多。量於 梓遂 两州秋税外,加配上件钱米,添填 绵 剑 两州顿递费用者。’”《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元年》:“ 李克用 牒 河东 ,称奉詔将兵五万讨 黄巢 ,令具顿递, 郑从讜 闭城以备之。” 胡三省 注:“缘道设酒食以供军为顿,置邮驛为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帝发 建康 ,遣户部侍郎 叶份 先按视顿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顿递”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意义与古代军事后勤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顿递”指古代为军队置备沿途所需的酒食、邮驿等后勤物资和服务。其中“顿”指沿途设置的临时补给点,“递”指传递物资或信息的驿站系统。

二、历史背景与应用

  1. 军事用途
    主要用于军队行军时保障粮草、通信等需求。例如《资治通鉴》记载,唐代李克用讨伐黄巢时,曾要求河东地区“具顿递”,即准备好沿途补给与通信服务。

  2. 文献记载

    • 唐代元稹在奏状中提到剑南东川节度使因“北军顿递”费用超额,要求加征税款填补开支。
    • 宋代《续资治通鉴》也多次出现该词,强调其作为战时后勤体系的重要性。

三、现代延伸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连续交替进行”的成语,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撑,可能为词义演变或误植。建议优先参考历史语境中的定义。

四、使用建议

研究古代军事或历史文献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日常交流中建议使用更常见的“补给”“驿站”等现代词汇替代,避免歧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资治通鉴》原文或唐代奏章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顿递》这个词是指在递送过程中的中断或暂停。它由两个汉字组成:“顿”和“递”。 - “顿”字的部首是“页”,笔画数为9。这个字意指停止或断续。 - “递”字的部首是“辵”,笔画数为11。这个字意指传递或输送。 《顿递》这个词来源于汉语,由这两个字组成。在繁体中文中,这个词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没有明确的记录关于《顿递》的汉字写法。 以下是一个《顿递》的例句:他因为交通堵塞,递送过程中发生了顿递。 与《顿递》有关的组词有:递送、递交、顿时。 与《顿递》意思相反的词是连续或不间断。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