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钝獘 ”。1.残破不锋利。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剧,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新唐书·突厥传序》:“战士离落,兵甲钝弊。”
(2).疲惫。《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獘,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钝弊”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ùn bì,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残破不锋利
指器物(如兵器、工具)因磨损或损坏而失去原有的锐利状态。例如《盐铁论·水旱》提到“民用钝弊,割草不痛”,形容农具残破导致效率低下。
又如《新唐书·突厥传序》中“兵甲钝弊”,描述武器破旧。
疲惫
形容人或军队因长期劳累而疲乏无力。《国语·吴语》中“甲兵钝獘,民人离落”即指士兵疲惫、百姓流离。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成语,形容事物迟钝、不灵活,强调缺乏应对能力或敏捷性。例如:“制度钝弊,难以适应新挑战。”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或查字典的完整释义。
钝弊指的是某种缺点或弊端不明显、不突出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种事物、现象或者行为的负面特征的轻微或者隐蔽的方面。
钝弊的部首是钅(金字旁),它的总笔画数是17。
“钝弊”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尔雅》一书中,就有“钝”一词用于描述衣料或者纺织品的厚度不够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钝弊”逐渐引申为其他方面的隐蔽的或轻微的缺陷。
在繁体字中,“钝弊”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中,“钝弊”可能以不同的字形呈现。不同的书法家可能有不同的写法,所以这里无法给出具体的古时汉字写法。
以下是使用“钝弊”一词的例句:
1. 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虽说没有大的问题,但是细微的钝弊还是存在的。
2. 这个新政策看似有利于大多数人,但是其中有一些钝弊值得我们关注。
与“钝弊”相关的组词有:钝化、钝化剂、弊病等。
与“钝弊”意思相近的词包括:隐蔽的缺点,轻微的弊端。
与“钝弊”意思相反的词包括:明显的缺点、严重的弊端。
百家谱白铺白眼儿暴内陵外毕其功于一役残机孱妇产羊成羣作队淡水鱼道殣大渠端衰放二四方隅甘心氏高限扢秃皓洁鸿篇巨制假话僭持江潭皛饭徼进郊社及辰禁廷金翼祭餟壳菜昆台霩清冷霜陵虐赂器密竿木愣愣陪笑飘沐凭科愆咎启四体秋芜毬子人气荣露扇聚韶景省选铁线穨弛退庭五臭鰕狗仙人掌霄晖校体孝悌忠信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