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杜牧的意思、杜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杜牧的解释

[Du Mu] 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

详细解释

(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黄、池、睦、湖诸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喜兵法,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有诗歌《郡斋独酌》《过华清宫》《泊秦淮》《山行》等名篇。赋以《阿房宫赋》最有名。有《樊川文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中晚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例,其名"牧"取自《周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意为修养品德。作为晚唐"小李杜"代表人物,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诗歌创作特征 《唐诗鉴赏辞典》指出,杜牧诗作以七言绝句见长,善用比兴手法营造意境,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借景抒怀,展现历史沧桑感。其咏史诗《过华清宫》运用"一骑红尘妃子笑"等意象,开创以细节描写重构历史场景的创作范式。

二、散文革新贡献 《全唐文》收录其《阿房宫赋》,该文突破骈文桎梏,采用散句与骈句交错的结构,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等警句,揭示秦朝暴政本质。《中国文学史》评价这种文风变革为"古文运动在晚唐的重要实践"。

三、文学理论建树 据《历代诗话》记载,杜牧在《答庄充书》中提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的创作观,强调思想内容优先于形式技巧,这一主张对宋代诗文革新产生直接影响。

四、政治思想体现 《旧唐书》记载其《罪言》《战论》等政论文章,系统阐述削藩策略与军事改革方案,展现"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的政治抱负。其《杭州新造南亭子记》更直接批判唐代佛教过度发展导致的社会问题。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杜牧”的词义解释,需从以下两方面综合理解:

一、作为历史人物的解释

杜牧(803-852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其生平与成就包括:

  1. 仕途经历: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晚年任中书舍人。
  2. 文学地位: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歌风格俊爽豪迈,代表作有《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
  3. 创作特点:善用借古讽今手法揭露社会现实,如《阿房宫赋》通过秦朝奢靡批判晚唐时弊。

二、作为特殊语义的引申

部分权威词典(如查字典)提到“杜牧”被引申为成语:

说明

需注意:将“杜牧”作为成语的用法并非常规语文知识体系中的普遍认知,更多见于特定词典解释。建议在正式语境中优先使用其作为历史人物的本义。

别人正在浏览...

拜会报春花卑身贱体北温带鞭镫笔外法彩画昌亭旅食成年古代驰精揣测笃念二土发案风月主佛眼佛心负甲腐勦赶任务过奢熯焚寒烬槐衮花丽狐哨环布荒耗货卜教当记意居错夸人窟伏壸政蜡梅离鸾别凤麟书临阵磨刀鬘花髦秀模锓木连理涅菩霹雳酒签事齐驱并驾七歪八扭人急计生散侯三麦三叔山东琴书伤惨山毛侍教生师谟通烈托赖顽愁晓纬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