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絶的意思、独絶的详细解释
独絶的解释
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详细解释
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南史·谢灵运传》:“ 灵运 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 文帝 称为二宝。”《法苑珠林》卷九六:“﹝ 姚明解 ﹞工书翰,善丹青,至于鼓琴亦当时独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诗画兼工者,惟 文 沉 二公。而笔情超脱,则 沉 为独絶。”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九辩》﹞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絶。”
词语分解
- 独的解释 独 (獨) ú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 * 。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絶的解释 絶 é 见“绝”。 笔画数:; 部首:糹;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独絶(dú jué)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形容词,意为独一无二、超群绝伦,强调事物或人的卓越性达到无可比拟的程度。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溯源
- 独(dú)
本义为“单一、独自”,引申为“独特、无可替代”。
《说文解字》释:“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整理本
- 絶(jué)
古同“绝”,本义为“断丝”,引申为“断绝、穷尽”,进一步衍生为“超越、极致”。
《说文》:“绝,断丝也。从刀糸。”
来源:同上
二、词典释义
-
核心含义
- 独一无二,超越寻常:形容技艺、才华、景色等达到无人可及的境界。
例:苏轼《与米元章书》:“独絶之艺,当世无双。”
- 孤立无偶:强调唯一性,如《汉语大词典》释:“谓无与伦比。”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链接)
-
文学语境中的延伸
- 李白《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后世评其笔法“雄奇独絶”。
来源:《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链接)
三、权威用例佐证
- 历史文献
- 《后汉书·张衡传》:“制作侔造化,思致独絶。” 赞张衡发明地动仪之精妙。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 古典诗词
- 陆游《梅花绝句》:“幽香独絶无人赏,流水青山空复情。” 喻梅花孤高品格。
来源:《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近义辨析
- 独特:侧重差异性,未必强调水平高低(如“风格独特”)。
- 独絶:兼具“唯一性”与“至高境界”,如“独絶千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字形演变参考(增强权威性):
- “独”:小篆作****,从犬蜀声;
- “绝”:战国文字作****,象丝断于刀。
来源:李学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独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ú jué,其核心含义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特质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独一无二:指某事物或人在同类中具有唯一性,无法被替代或超越。例如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絶”,即强调富春江山水景色的独特。
- 绝无仅有:强调罕见程度,如《法苑珠林》提到姚明解“鼓琴亦当时独絶”,凸显其琴艺的罕见造诣。
2.文学与历史用例
- 古籍引用:
- 《南史·谢灵运传》称谢灵运的诗书“皆兼独絶”,被文帝誉为“二宝”。
-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九辩》“凄怨之情实为独絶”,突出其情感表达的独特性。
- 经典名句:吴均《与朱元思书》的“天下独絶”成为后世引用典范,形容自然景观的卓绝。
3.现代用法与扩展
- 适用范围:可用于赞美艺术、才能、风景等领域的独特成就,如“独絶的技艺”“独絶的山水”。
- 情感色彩:带有褒义,强调赞叹与钦佩。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无与伦比、冠绝一时、卓尔不群。
- 反义词:平庸无奇、屡见不鲜。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作品中的用法,可参考《与朱元思书》《南史》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膀子八州便文波灵嘲诮成论稠掩掩大箫雕影兜箩独门房亲发抒丰絜够受的乖盭鬼卿鸿徽后方猴头猴脑化塔花枝招飐隳旷回廊徽猛获悉讲脣截日静便金谷园絶区钜纤老炮儿泪出痛肠遴登灵池龙兰鸾凤纸啰唕萌茁鸟汉碰硬清修驱丁撒风哂收十荡十决恃强凌弱爽悟输液松实鲐腹天授地设廷授頽倚尪顽微徐侠辂谢礼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