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船相连。 唐 柳宗元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艫,与波上下。” 陈基元 《凤口》诗:“画舸止宵征,连艫衔尾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有巨室眷属,连艫之任,晚泊大江中。”
“连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ián lú,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书面表达,现代使用较少。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舟船相连,即多艘船只首尾相接、紧密排列的状态,常用于描述古代水运或船队规模宏大的场景。
构词分析
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多用“船队相连”“船只首尾相接”等表述替代。如需深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学作品。
连舻是一个古代的词汇,指的是一种连在一起的船舶。
连舻的拆分部首是⺡和⺷,部首拼音分别是水(shuǐ)和金(jīn)。
连舻的总笔画为13画。
连舻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用于形容船只连结一起行驶。
连舻的繁体字为連艝。
在古代,连舻的字形稍有不同,部分写法如下:
~~~~~~
1. 江上连舻行,风帆共闪烁。
2. 连舻漂泊,寻觅归途。
连舻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以下词语:
1. 连舻行:指几艘船连在一起行驶。
2. 连舻队:指一组连结在一起的船只。
与连舻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连舟:指连结在一起的船只。
2. 联船:指联合在一起的船只。
与连舻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单船:指独立行驶的船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