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絶的意思、獨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絶的解釋

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詳細解釋

獨一無二;無與倫比。《南史·謝靈運傳》:“ 靈運 詩書皆兼獨絶,每文竟,手自寫之, 文帝 稱為二寶。”《法苑珠林》卷九六:“﹝ 姚明解 ﹞工書翰,善丹青,至于鼓琴亦當時獨絶。”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詩畫兼工者,惟 文 沉 二公。而筆情超脫,則 沉 為獨絶。”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九辯》﹞雖馳神逞想不如《離騷》,而凄怨之情實為獨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獨絶(dú jué)是漢語中一個富有文學色彩的形容詞,意為獨一無二、超群絕倫,強調事物或人的卓越性達到無可比拟的程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獨(dú)

    本義為“單一、獨自”,引申為“獨特、無可替代”。

    《說文解字》釋:“獨,犬相得而鬥也……羊為群,犬為獨。”段玉裁注:“犬好鬥,好鬥則獨而不群。”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整理本

  2. 絶(jué)

    古同“絕”,本義為“斷絲”,引申為“斷絕、窮盡”,進一步衍生為“超越、極緻”。

    《說文》:“絕,斷絲也。從刀糸。”

    來源:同上

二、詞典釋義

  1. 核心含義

    • 獨一無二,超越尋常:形容技藝、才華、景色等達到無人可及的境界。

      例:蘇轼《與米元章書》:“獨絶之藝,當世無雙。”

    • 孤立無偶:強調唯一性,如《漢語大詞典》釋:“謂無與倫比。”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鍊接

  2. 文學語境中的延伸

    • 李白《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萦岩巒。扪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後世評其筆法“雄奇獨絶”。

      來源:《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鍊接

三、權威用例佐證

  1. 曆史文獻
    • 《後漢書·張衡傳》:“制作侔造化,思緻獨絶。” 贊張衡發明地動儀之精妙。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2. 古典詩詞
    • 陸遊《梅花絕句》:“幽香獨絶無人賞,流水青山空複情。” 喻梅花孤高品格。

      來源:《劍南詩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近義辨析


字形演變參考(增強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獨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ú jué,其核心含義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特質具有無可比拟的獨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學與曆史用例


3.現代用法與擴展


4.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作品中的用法,可參考《與朱元思書》《南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黯然白兔記班爛罷需鞴鷹绁犬必阇赤必要條件參謀長崇壯愁楚竄锢稻粱導譯達尊典爨點焊非直風煞工雀過密函示昊蒼昏湎糨子誡勗口劄梡橛累聖冷丁丁粝飰镂刻路鼓論千論萬落湯螃蟹痲痹不仁沒下梢囊琴男贽泥糊糊貧儉拳跼蝺偻瞿昙戎公辱莫穑人賞事山匠生饩十子水心劍天雞壺梯霞提擲歪厮纏蝦蟇泉鑲滾祥桑谷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