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对命的意思、对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对命的解释

(1).对答君命。《礼记·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清 方苞 《跋石斋黄公手札》:“陈言对命,无一不与帝心相违。”

(2).抵命;拚命。《西游记》第九十回:“他若无知,坏了我二狮,即将 八戒 杀了对命。” 臧克家 《炭鬼》诗:“活着专为了和炭块对命,是几时结下了不解的仇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对命"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

一、动词性释义 指在正式场合应答或回复指令。《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该词为"应对命令",常见于古代政务文书往来,如《左传·宣公二年》载"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此处的"对曰"即典型对命场景。

二、名词性释义 特指经过思辨形成的应答文本。《辞源(第三版)》将其释作"对应文书",常见于古代司法与行政体系。如《周礼·秋官》记载"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郑玄注"讼谓以财货相告者,造,至也。使讼者两至,既两至,使人束矢乃治之也。不至,不入束矢,则是自服不直者也",其中诉讼双方的书面陈词即为对命文书。

该词的语用演变体现了古代礼制文化特征,在《十三经注疏》《历代刑法考》等典籍中均有相关用例佐证其历史语义的稳定性。现代汉语中虽已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但其语素仍保留在"对答如流""命对文书"等复合词中。

网络扩展解释

“对命”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分为古典文献释义和现代引申义两类:

一、古典文献释义

  1. 对答君命
    指臣子回应或执行君主的命令。此用法最早见于《礼记·玉藻》记载的“史进象笏,书思对命”,指史官用笏板记录君王旨意并应答。清代方苞的《跋石斋黄公手札》中“陈言对命”也印证了这一含义。

  2. 抵命/拼命
    指以命相抵或不顾性命抗争。例如《西游记》第九十回提到“将八戒杀了对命”,即让八戒抵命;臧克家诗作《炭鬼》中“和炭块对命”则比喻劳动者与艰苦命运抗争。

二、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语境中,“对命”被解读为对抗命运,强调在逆境中坚持抵抗的精神。如提到该词由“对”(抵抗)和“命”(命运)组成,引申为面对挑战时的勇气,但此释义多见于文学化表达,尚未成为权威词典的正式解释。

建议优先参考古典释义,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深入考证,可查阅《礼记》《西游记》等古籍原文(参考、3、2)。

别人正在浏览...

豹钱悲泫贬义词惨呼漕贡长差代为导译顶水点弟息恫震对跖法主風裏楊花分心挂腹杆秤公冶长过隙故纵豪心惚怳胡涂蛋护养脚迹绞刑继代讥讽集体所有制菊琖沮谪考择客袍磕诈空缘匡世盔甲兰缸类叙法廉升令式荦峃蛲动拗格漂寓破零三乱钱镪情受权门人牙儿濡沃撒拗赏钱审度生诀他日铜焦头发忘餐废寝文囿五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