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译的意思、导译的详细解释
导译的解释
(1).亦作“ 导绎 ”。向导兼翻译。《史记·大宛列传》:“ 乌孙 发导译送 騫 还。”《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 ﹞遣 騫 ,为发导绎,抵 康居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三年》:“为发导译。” 胡三省 注:“导者,引路之人;译者,传言之人也。”
(2).翻译。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光梵大师惟净》:“上遣都知 罗宗 译经润文。 夏英公 竦 诣传法院导译,冀得祥异之语以讖国。 净 焚香导译,逾刻乃曰: 天竺 无此字,不通辩译。”
词语分解
- 导的解释 导 (導) ǎ 指引,带领:领导。引导。向导(引路的人)。倡导。推导。导引。导游。导向。导师。导言。 传引,传向:传导。导热。导致(引起)。 启发:开导。教导。因势利导。 笔画数:; 部首:寸; 笔
- 译的解释 译 (譯) ì 把一种语言文字依照原义改变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译本。译文。译注。译著。译制。译音。口译。笔译。意译。直译。翻译。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导译”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语素“导”和“译”来理解,并在古代文献中有特定指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的详细解释:
一、 基本含义(字面构成)
- 导 (dǎo): 本义为引导、带领、疏通。引申为指导、启发、传导等义。
- 译 (yì): 本义为翻译,即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 合义: “导译”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引导沟通”或“翻译以疏通”,即通过翻译活动来引导、沟通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或信息,消除语言障碍,实现交流顺畅。它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沟通的桥梁和引导理解的途径。
二、 古代特定官职(核心义项)
“导译”在古代(尤其是周代)有更具体的含义,指一种负责接待四方来使、掌管翻译事务的官职。这主要体现在:
- 指代“象胥”或类似官职: 在《周礼》等古籍中,“导译”常作为“象胥”的别称或指代类似职能的官员。
- 来源依据: 《周礼·秋官司寇》下设有“象胥”一职。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解《周礼·秋官司寇·掌交》时提到:“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凡其出入送逆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 郑玄注:“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有才知者也。此类之本名,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此官正为象者,周始有南越重译来贡献,是以名通言语之官为象胥。胥,其有才知者也。总名曰象者,周之德先致南方也。” 后世常将负责此类翻译沟通事务的官员统称为“译”或“导译”。
- 职责: 主要负责接待来自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或藩属国的使者(“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传达王命(“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协调礼仪(“协其礼”),进行语言翻译(“通夷狄之言”),以促进和睦亲善(“以和亲之”),并负责使者往来迎送、礼仪、礼物交换等事务的沟通协调(“凡其出入送逆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
- “行人”的职能之一: 周代官职“行人”(《周礼·秋官司寇》下属)也部分承担了外交接待和沟通的职责,其中也必然包含翻译(导译)的工作。
三、 现代引申与理解
在现代汉语中,“导译”作为独立词汇使用频率不高,其古代官职的含义已成为历史概念。但在理解上:
- 可以引申为“翻译与引导” 的双重功能,强调翻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转换语言,还需引导双方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和意图。
- 有时在特定语境(如旅游、文化交流领域)可能被用来指“向导兼翻译” 的角色,即同时提供引导路线/景点和语言翻译服务的人员。
“导译”的核心含义源于古代官职,指负责接待四方来使、掌管翻译沟通事务的官员(尤指“象胥”)。其字面意义“引导沟通”精准概括了该官职的职能本质。在现代,其含义可引申为强调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和引导作用。
主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导”和“译”的详细释义及“导译”作为古官职的指代。
- 《周礼》 (中华书局点校本):特别是《秋官司寇》篇,记载了“象胥”、“行人”等官职及其职责。
- 郑玄《周礼注》 (收录于《十三经注疏》):对“象胥”名称、职能的经典注解,是理解“导译”古义的关键。
-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收录古汉语词汇,解释“导”、“译”及相关的古代职官名称。
- 王力《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在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和职官制度时,涉及翻译类官职。
网络扩展解释
“导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将一种语言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核心目标是准确传达原意并保持译文的自然流畅。常见于国际会议、商务谈判等跨语言交流场景,要求从业者具备优秀的双语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
二、词义演变
-
古代用法
最早见于《史记》,指“向导兼翻译”的双重角色。例如《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此处“导译”既指引路者又承担翻译职能。
-
现代延伸
逐渐演变为专指语言转换行为,如宋代文献中“导译”已单独表示翻译活动(如《冷斋夜话》记载的佛经翻译案例)。现代更强调跨文化沟通的专业性,需兼顾语义精准与文化适配。
补充说明
该词拼音为dǎo yì,构词方式为“导(引导)+译(翻译)”,体现了语言转换中“引导理解”的核心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
暗亏班衣戏彩保民保姆宝藏边跋不得不布艺场子乘属船队大成至圣先师跌打损伤低下断恩藩翰封金刊玉分彊服辂腐蚀构辞广巨衡器寰球虎蟹椒口节钱戟架敬齐金尽裘弊珂繖宽豁大度冷卿疗疾离尘衣柳宿买骏骨骂吻磨骨内乐嫋嫋辟兵强食自爱侵淫瑞雪霏霏如雷贯耳散赐射亲酸味琐牕堂构讨僭铜猊铜鱼使望巴巴违忧贤子骁壶胁肢析圭担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