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兰釭 ”。
“兰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以下解释:
兰缸(拼音:lán gāng)是“兰釭”的异体写法,指燃兰膏的灯,多用于描述古代精致的灯具。该词常见于诗词中,具有典雅意象。例如:
“兰”指兰草或香料,“缸”原为容器,此处引申为灯具。古代用兰膏(混合兰草香料的油脂)作为灯油,故称“兰缸”。
部分资料(如)提到“兰缸”作为成语,比喻“品德高尚、文化修养深厚”。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典籍或高频引用,可能属于现代引申或误读,建议以灯具含义为主。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全唐诗》等古籍。
《兰缸》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兰花放置的容器或器皿。
《兰缸》的部首是“缶”(fǒu),常用作容器类的意义。它的总笔画数是16画。
《兰缸》是由两个独立的词语组成。其中,“兰”(lán)指代兰花,而“缸”(gāng)则表示容器。
在繁体字中,《兰缸》的写法是「蘭缸」。
古代汉字《兰缸》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意思保持一致。例如:漢朝時期的寫法可能是「蘭缸」,而金朝时期的写法可能是「蘭缸」。
1. 我在兰缸中种了一盆兰花。
2. 这个兰缸的造型非常精美。
兰花、缸子、花缸、兰房。
花瓶、花器、花盆。
兰花、花瓣、花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