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兑付的意思、兑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兑付的解释

[cash a cheque,etc.;cash a check] 以票根为凭证支付现金(如支票或债券兑现)

详细解释

凭票据支付现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某拜恩出。即有前日裘马者从至客邸,依券兑付而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兑付是经济领域中常见的专业术语,指按照约定或法定条件将票据、债券等金融凭证兑换为现金的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兑付”属于动词,核心含义为“凭票据支付现款”,强调履约过程中的资金结算属性。

在金融实务中,兑付包含三个关键要素:

  1. 权利义务关系:基于《票据法》规定,持票人享有票据载明的兑付请求权,付款方承担无条件支付义务
  2. 时效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明确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为到期日起10日
  3. 兑付形式:包含足额兑付(本息全额支付)和部分兑付(协商延期支付)两种形态

该术语常见于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理财产品等场景。例如企业债券违约风险中的“未能按期兑付”,特指债务人未在约定时间完成本息支付。近义词“兑现”侧重承诺履行,“偿付”强调债务清偿,三者存在细微语义差异。

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法规,对兑付流程进行严格规范,保障金融市场秩序稳定。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兑付机构,需遵循《商业银行法》关于支付结算业务的具体操作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兑付是指以票据为凭证支付现金的金融行为,常见于企业间或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核心机制
    兑付指通过票据(如支票、债券等)作为支付凭证,由银行或金融机构代为完成现金支付。企业无需大量预留现金,而是将资金预存于银行,收款方凭票据向银行提取对应金额。这种机制优化了资金流转效率。

  2. 历史与词源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聊斋志异·局诈》,原文描述“依券兑付而去”,即凭票据完成支付后离开。现代用法延续了这一核心含义。

  3. 应用场景

    • 公对公业务:企业通过银行兑付减少现金管理成本;
    • 金融产品:如债券到期后兑付本息、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平台兜底本息,但近年因风险控制已逐渐取消);
    • 国际结算:外汇兑换中的票据兑付流程。
  4. 相关概念辨析

    • 刚性兑付:特指金融机构对投资产品保本保收益的承诺,存在市场风险;
    • 延期兑付:兑付时间延迟,可能因资金周转问题导致,但不一定代表违约(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
  5. 注意事项
    兑付需确保票据真实有效,且付款方在银行有足额预存资金。若涉及金融产品兑付,需关注发行机构的信用评级和合规性。


如需了解具体票据类型(如银承兑付流程)或法律条款,可进一步查询银行业务指南或《票据法》相关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般抚慰卑职编纂并肩作战拨棹子不当村不二味裁成才方长忧称嗟持倡抽丁拔楔脆好道马登东厕點手跮蹉丁点底授废籍赋禄戆头戆脑高卧东山佹得佹失韩魏闳辩黄蕋懽愉讲讨蹇困结骨节损康健魁望炼贫瞒上不瞒下冕冠面友铭怀鸟惊鼠窜槃桓乾丝青磴情天孽海起疱躯身攘盗热力学第二定律三段碑三旬九食四校酸枣头等温故知新物事衔负乡收小点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