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拨的意思、兑拨的详细解释
兑拨的解释
调拨;调给。 宋 苏轼 《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除已截拨二十万石外,更兑拨三十万石与 浙西 诸州,充出糶借贷。”
词语分解
- 兑的解释 兑 ì 交换:兑换(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兑现。汇兑(两地通过信件或电报交换款项)。 液体从一个容器注入另一个容器,一种东西搀到另一种东西里去:兑点热水。 八卦之一,代表沼泽。 直:“松柏斯兑”。
- 拨的解释 拨 (撥) ō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分给:拨发。拨款。拨付。 治理:拨乱反正。 掉转:拨转马头。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
网络扩展解释
“兑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uì bō,主要用于表示调拨、调配或调给 资源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指通过调配、转移的方式分配资源(如钱粮、物资等)。例如,宋代苏轼在《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中提到“更兑拨三十万石与浙西诸州”,即指将粮食调拨给地方。
-
字义分解
- 兑(duì):本义为交换、兑换(如货币兑换),也可指液体转移或八卦中的“泽”卦。
- 拨(bō):意为分派、调配(如拨款、拨付)。
历史与使用场景
- 古代用法:常见于官方文书或政策中,如宋代调拨粮食赈灾。
- 现代延伸:可用于财务、物资调配等场景,但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特定语境或历史文献中。
相关文献与示例
苏轼在奏折中写道:“除已截拨二十万石外,更兑拨三十万石与浙西诸州”,体现了该词在资源调配中的实际应用。
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历史文献(如、5的苏轼引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兑拨》是一个汉字词语,含有两个字:兑和拨。下面是有关兑拨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兑的部首是 儿(人字旁),兑共有六画。
- 拨的部首是 扌(手字旁),拨共有十画。
来源:
《兑拨》这个词的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并无明确的来源说明。
繁体:
《兑拨》的繁体字为「兌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兑拨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具体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
例句:
1. 他兑拨了原来的计划,决定改变方向。
2. 这项任务需要精确的兑拨和安排。
组词:
由于《兑拨》是一个词语,通常不与其他字组合成新的词语。
近义词:
《兑拨》的近义词可以是「调整」、「挪动」。
反义词:
《兑拨》的反义词可以是「固定」、「静止」。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