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兑拨的意思、兑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兑拨的解释

调拨;调给。 宋 苏轼 《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除已截拨二十万石外,更兑拨三十万石与 浙西 诸州,充出糶借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兑拨”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法和历史语境分析。“兑”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说也”,后衍生出交换、兑换之意,如《周易·兑卦》中“兑,说也”即指以言语沟通达成交易;“拨”在《广韵》中注为“拨动,治也”,《汉书·沟洫志》中“拨乱世”即指治理调配。二字组合后,“兑拨”可理解为通过协商进行资源调配,常见于古代经济文书,指代钱粮兑换与调拨的双重行为。

现代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未单独收录该词,但根据《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中明代盐引兑拨案例,可推断其作为专业术语在特定领域使用,指官方对物资的折算调配过程。该词现多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中,建议使用者结合具体语境,参考《中国古代经济史词典》等专业工具书进行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

“兑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uì bō,主要用于表示调拨、调配或调给 资源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调配、转移的方式分配资源(如钱粮、物资等)。例如,宋代苏轼在《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中提到“更兑拨三十万石与浙西诸州”,即指将粮食调拨给地方。

  2. 字义分解

    • 兑(duì):本义为交换、兑换(如货币兑换),也可指液体转移或八卦中的“泽”卦。
    • 拨(bō):意为分派、调配(如拨款、拨付)。

历史与使用场景


相关文献与示例

苏轼在奏折中写道:“除已截拨二十万石外,更兑拨三十万石与浙西诸州”,体现了该词在资源调配中的实际应用。


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历史文献(如、5的苏轼引文)。

别人正在浏览...

闇闇百尺竿漕粮策应长挑驰光出口加工区祠荐雕毁蝶径地耳防録法鱼封志分桃断袖頫领服田力穑稾车共奉宫巷关鬲棍蠧固穷海鹤海蚀寒人寒水胡拨四浇祷交盟嗟颂衿契旧格纪甗撅皇城,挝怨鼓闿门乐名轹古买纵幕帟皮匠栖鹤髯叟仁智居柔活入塞三五之隆山臣授餐私富送考通波颓泣卧游五彪骛华弦外之响瑕衅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