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共奉的意思、共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共奉的解释

供奉,敬奉。《周礼·春官·小宗伯》:“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颁之于五宫,使共奉之。”《周礼·春官·典瑞》:“凡玉器出,则共奉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共奉是汉语复合词,由“共”和“奉”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为“共同尊崇、供奉或敬献”。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共”表共同、一起,“奉”指恭敬地给予或遵循,合指多人或群体以一致的行为表达对某种对象(如神明、理念、制度等)的尊崇与维护。

从语义扩展角度,“共奉”可细分为以下层面:

  1. 宗教仪式:指集体参与祭祀活动,如《礼记·祭义》中“共奉鬼神”指众人协同完成祭祀礼仪;
  2. 文化传承:用于描述对传统价值观的共同维护,例如“共奉儒家礼法”表达群体对儒家思想的集体认同;
  3. 社会协作:引申为对公共事务的合力支持,如“共奉公益事业”强调多方协作推动社会福祉。

在语用层面,“共奉”多用于正式语境,常见于历史文献、宗教典籍及文化论述中,现代汉语中亦可借喻表达团队精神或集体信仰。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
  2. 《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3.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

网络扩展解释

“共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1.基本释义

“共奉”指共同供奉、敬奉,强调多人或群体对某一人、神、事物的集体尊崇或侍奉。例如《周礼》中记载的祭祀礼仪,要求不同职责的官员共同完成供奉事务。

2.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

3.使用场景

4.近义词与关联词

5.扩展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共奉”可能隐含责任共担的意味,如共同遵守礼制或信仰规范。此外,古诗文中也用于描绘集体参与的庄重场景,如“共奉荆台绩”(引自《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周礼》原文或相关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安放黯晦消沉报最北侬崩泻兵利弊欺博丽搏挚擦脂抹粉长亭尘黩吹毛洗垢輴欙大两倒裳镫花灯火电磁波剟録娥陵氏分番伏念梗纷梗亮构驾钩玄猎秘鹤云挟治借口解审解政羁宦静襟机心械肠拘文抗席凉糕亮眼撩开柳毅传书镂银落忽緑头巾耄期悯恻潜质巧任庆辉劝进筲桶石兕束兵顺延岁试缩略王宰无能为役舞弄文墨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