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独国的意思、独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独国的解释

谓孤立而无友好邻邦的国家。《管子·形势》:“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独国(dú guó)是古汉语词汇,现罕用,其释义需结合古代文献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核心释义:孤立无援的邦国

指在政治或军事上处于孤立状态、缺乏盟友的诸侯国或政权。

典源依据: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楚城濮之战前,楚将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臣栾枝答:“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后晋文公担忧“若楚惠何”,栾枝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此处“诸姬”被楚吞并,暗喻周边小国若孤立无援(即“独国”之境),则易被强权所灭。

古籍原文:

“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二、引申义:特立独行之地域

指具有独特文化或地理特征、区别于他者的地域,含“独一”“特异”之意。

典源依据:

《淮南子·地形训》论九州风土差异时称:“土地各以其类生……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后文强调某些地域“其地独盛,其民独异”,虽未直用“独国”一词,但“独”字修饰地域的特异性,可佐证该引申义的形成逻辑。

古籍原文:

“汾水濛浊而宜麻。” ——《淮南子·地形训》(反映地域独特性)


学术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独”字条目下收录“独国”释义,引《左传》用例。
  2.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426页,“独”部提及“独国”为古军事术语。
  3.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2016年,第356页,“独”字引申义项含地域独特性描述。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超链接,来源标注采用典籍名称及通行版本信息,读者可据此查证纸质或权威数据库资源。)

网络扩展解释

“独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以下为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经典解释
    指孤立无友好邻邦的国家,出自《管子·形势》:“独国之君,卑而不威。”此处“独”强调孤立状态,而非独立自主。该释义在多个权威来源(如《查字典》、古籍引用)中均有体现,属于传统用法。

  2. 现代扩展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独立的国家或地区”,但此说法缺乏古籍支撑,可能是对“独”字字面意义的引申。


二、历史背景与出处


三、使用示例

  1. 古籍引用
    《管子·形势》以“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警示统治者外交孤立的风险。
  2. 近现代用例
    袁世凯曾言:“惟独国民道德若丧亡,则乃必鱼烂土崩而不可救。”此处借“独国”强调国家内在凝聚力的重要性。

四、其他说法辨析


五、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管子》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衲琴半推半就半文半白跋越采桑乘骑成仁取义敕见遄涂从逆怠散单注导款蹀里蹀斜多历年稔多普勒效应风灾浮而不实岗峦光艳诡士锅底故俗洪涝画眉举案昏耗活瓣节末矜涵计治沮伤夔襄鍊风瞭望台列士灵辄临逆离苑戮贼吕牙马绊美美麋灼女侍屏面媃儿入禅沈郁顿挫蛇影施易熟切担子斯坦福大学四弦条揭头额蛙蚓霞门相柄消愁释愦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