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短论的意思、短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短论的解释

[essay] 一种分析性的、解释性的或批评性的文章,通常比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短得多,论述也不那么系统、正规且通常是从有限的、往往是从个人的观点来论述主题的

详细解释

短小的评论文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昨天编完了去年的文字,取发表于日报的短论以外者,谓之《且介亭杂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短论是汉语词汇中由"短"与"论"构成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五个维度解析:

  1. 构词本义 "短"指时间或篇幅的有限性,"论"指系统性的分析阐述。二字组合形成偏正结构,特指以精炼形式表达观点的文体,与现代汉语中"短文""短评"构成同义关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以简明扼要方式展开论述的文章体裁"。

  2. 学术定位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汉语大词典》中,短论被归类为"议论文体子系统",强调其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双重特征。这类文体要求作者在有限篇幅内完成"论点提出—论据组织—论证展开"的完整逻辑链。

  3. 实践特征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体研究课题组指出,短论具有"三精特质":选题精当(聚焦具体问题)、论证精密(采用递进式结构)、语言精准(避免冗余表述)。这种文体常见于报刊时评、学术期刊的"观点争鸣"栏目。

  4. 历史流变 据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考据,短论文体可追溯至先秦诸子的语录体著作。汉代王充《论衡》中"九虚三增"篇已呈现成熟短论形态,至唐宋八大家达到创作高峰,苏轼《日喻说》即为典范。

  5. 现代应用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将短论纳入《现代汉语书面语体分类标准》,界定其字数为800-3000字区间,区别于微型评论(300-800字)与专题论文(3000字以上)。该文体广泛应用于学术争鸣、政策解读、文化批评等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短论”是汉语中一个复合词,由“短”和“论”组成,其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角度理解:

1. 字面含义

2. 引申含义 在学术与写作领域,“短论”特指一种短小精悍的论述性文体,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3. 应用场景

与相关文体的区别:

若需具体案例分析或写作技巧指导,可提供更详细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挨拿筚路蓝缕並耕不丹不可避免不正常名绰起淡巴姑大运而公菲微飞轩风里言风里语凤章富国强民负屈浮心感竦广州孤本孤儿救祖记孤怀鬼録姑徇涵潴黑不溜偢黄钺话音翚甍巾帼英雄进荐沮诎局蜷鞫治刊心刻骨乐妇两相情原粝餐乱事胪名门齿灭伦木琴殴逐铺夫轻物清要桑椹沙发生肌失群説不清王禄瑕眚下昃写法新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