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肠花的意思、断肠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肠花的解释

(1).引人极为爱怜或哀伤之花。 唐 刘希夷 《公子行》:“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八:“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2).秋海棠花的别名。《嫏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輒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緑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清 曹寅 《留题香叶山堂》诗:“当户幽丛红滴滴,西风开满断肠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肠花"在汉语词典及文化语境中主要有以下含义:

  1. 字面与象征意义:

    • 字面解: "断肠"指极度悲伤,肝肠寸断。"断肠花"即指能引发人极度哀伤、思念或愁绪的花卉。
    • 核心象征: 该词并非特指某单一物种,而是强烈悲伤情感的文学象征。它常用来表达刻骨铭心的离别之痛、相思之苦或身世之悲。其意象源于花朵的易逝、娇弱或特定传说,与人的愁绪产生共鸣。
  2. 最常指代的植物 - 秋海棠:

    • 在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中,"断肠花"最普遍被用来指代秋海棠属植物(Begonia)。
    • 缘由: 传说古代有一女子因思念远方的爱人,常在墙下哭泣,泪水滴落处长出此花,花色娇媚如女子容颜,故得名"断肠花"或"相思草"。其花朵下垂的姿态也常被联想为哀愁。
    • 植物学特征: 秋海棠为多年生草本,叶形多变,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色丰富(红、粉、白等),常生长于阴湿环境。(来源:《中国花经》 - 中国林业出版社)
  3. 其他可能的指代(需结合语境):

    • 芍药/牡丹: 因其花朵硕大艳丽但花期短暂,易引发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在特定诗词中可能被赋予"断肠"之意。
    • 曼陀罗花: 因其有毒性和一定的致幻作用,在部分文献或传说中也被称为"断肠花",取其"致命"或"迷乱"之意,但此指代不如秋海棠普遍。(来源:《本草纲目》 - 李时珍)
    • 杜鹃花: 杜鹃啼血的典故深入人心,杜鹃花(映山红)常与哀怨、乡愁相联系,在特定语境下也可能被诗人借喻为"断肠花"。
  4. 文学与文化应用:

    • "断肠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哀伤情感的经典意象。如清代陈淏子在《花镜》中提到秋海棠别称"断肠花"。(来源:《花镜》 - 陈淏子)
    • 在《红楼梦》等小说中,林黛玉等人物吟咏的诗词也常借用此意象烘托悲剧氛围和人物心境。
    • 其文化内涵着重于情感投射,花本身成为承载人类深沉哀思的载体。

"断肠花"的核心含义在于其承载的强烈哀伤情感象征。虽然最常具体指代秋海棠(源于动人传说),但在不同文学语境中,也可喻指其他能引发类似情感共鸣的花卉(如芍药、杜鹃)。理解此词需结合具体文本,体会其借花抒情的文学手法和深厚的文化情感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断肠花的含义可从文学意象和植物学两个角度解释,具体如下:

一、文学意象

  1. 象征哀伤与怜惜
    指代令人极度怜爱或引发悲伤情感的花卉,常用于诗词中表达凄美意境。如唐代刘希夷《公子行》中“可怜桃李断肠花”,李白《古风》也以“朝为断肠花”暗喻美好易逝。

  2. 秋海棠的别称
    因传说古代女子思念爱人时泪水化为秋海棠,故得此名,亦称“八月春”。

二、植物学特征
断肠花(学名:Beaumontia brevituba)属于夹竹桃科,是高大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大果夹竹桃。主要特征包括:

提示:该词需结合语境区分文学比喻与实物植物,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隘阻阿爷悲懽宾附畅惬超高频车藩赤马劫舂淙仇敌戴玄履黄德隆望重颠饮诋忤抵午渡杯翻跃蜂屯乌合坟埏服劳革去好来寳鸿鹤回隐货易互市监市交刃缉查昆山腔腊序累心厉妖龙跃路见不平,拔刀相救露木默窥虐行撚枝呕咐胖墩墩疲罢破矩为圆迫脇荠薴诠次撒敦山亏一篑渗渗书课顺水四部众酸狖太羹瓦巵畏牺为诈文伯枭县谢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