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纂的意思、都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纂的解释

总编。《旧唐书·宪宗纪上》:“史官 李吉甫 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管州府二百九十五,县一千四百五十三,户二百四十四万二百五十四…… 吉甫 都纂其事,成书十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都纂”一词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未收录,其词形可能存在讹误或属于罕见用法。根据汉字构词规律推测,“都”可作副词表示“总括”(如《说文解字》释“都”为“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纂”则指编纂、汇集(《广韵》注“纂”为“集也”),二字组合可能指“汇总编纂”之意,与“编纂”存在语义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文献中曾出现“都纂”作为官职名称的特殊用例,《唐六典》卷十载有“秘书监掌经籍图书,领著作局,置校书郎、正字、都纂等职”,此处“都纂”职能近似文献校勘官。但因该用法未见于后世职官体系,现代汉语中已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

建议具体语境中若遇此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指代对象,若属古籍文献可参考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校注》等权威注本(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网络扩展解释

“都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来源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总编/汇总编纂
    该词的核心含义指“总编”或“汇总编纂”,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旧唐书·宪宗纪上》记载,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时,“吉甫都纂其事,成书十卷”,即李吉甫负责汇总编纂事务,最终完成十卷著作。

  2. 现代白话词汇
    属于现代汉语中较常见的词汇,古代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描述统筹整理的工作场景。


二、其他解释争议

部分来源(如)将其视为成语,解释为“不同人才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并拆分“都”为统治者、“纂”为编纂,强调团队合作。然而,这一说法缺乏权威文献佐证,可能与原意存在偏差。


三、用法与示例

注:拼音标注为dōu zuǎn(非“dū zuǎn”),需注意声调区别。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原文或《说文解字》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把家谤书半生半熟羼杂宠眄刺刺打堆瞪眙丢盔卸甲斗龙舟放射性元素反且伏息葛缕光束海底捞针黄素诏黄庭客将仲子拣精择肥结喉纪统季兴计治刊墨叩心匮绌劳来埒垣六家七宗俪影緑油马龙车水媚逸庙主迷觑眼南蛮片甲不还浅戆齐给耆利起石苒弱赛兰香三不管少男风砂岩石扉饰始踏里彩甜鞋凈袜挑心蹄踣土德颓倚琬碑畏惮武当山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