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伏息的意思、伏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伏息的解释

隐匿形迹。《汉书·礼乐志》:“姦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伏息”是汉语中具有双重义项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解析:

一、本义指俯首休息 该义项源于古汉语中“伏”与“息”的语义叠加。《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俯首休息”,其中“伏”取“俯身”之义,形容低头或蜷缩的姿势;“息”指停歇、喘息,如《说文解字》释“息”为“喘也”。该用法多见于古籍,例如《汉书·王莽传》载“臣莽伏息禄位”,即通过“伏息”表达臣子谦卑退让的姿态。

二、引申指伏天结束 此义项属于节气相关术语,特指三伏天终结的时令现象,常见于民俗表述。《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其作“伏天结束后气候转凉”的时段代称。如北方农谚“伏息种荞麦”,即强调此时为秋播关键期。该词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亦有呼应,称“立秋后凉风至,伏气渐息”,体现古人对气候周期的观察总结。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伏息”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常见用法

  1. 隐匿形迹(主流解释)
    指隐藏行踪或收敛活动,多用于描述人或事物暂时不显露。例如《汉书·礼乐志》中的例句:“姦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 分解释义:“伏”意为隐藏、潜伏,“息”表示停止、平息,组合后强调通过隐藏自身来达到平息事态的目的。

二、其他可能的引申义

  1. 休息、停歇(较少见)
    部分现代词典提到“伏息”可指停止活动、短暂休息,如“伏案工作后需伏息片刻”。但此用法在古典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延伸。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

建议在正式写作或古籍阅读时,优先采用“隐匿形迹”这一解释,以保证准确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办造碑林别别避招昌期触景生情打散點睛滴骨亲定心骨,定心骨儿敦任读爲二景乏货方处方格服藻高台盘广交会国防大学顾问含薰龢乐惶顾恛恛骄很计都絜情进镇畸翁镌诲哭昭陵赁仆鹿迒虑免明荡荡鸟举泥丸朋帮彭铿品级山泼悍诮项覃被琼钑儒先桑笄声口鼠窜狗盗説破嘴硕学通儒殊制邃僻棠苎襕衫天财调序挺而走险问政蜗名微利物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