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饬完备。《国语·周语下》:“身耸除洁,内外齐给,敬也。” 韦昭 注:“齐,整也;给,备也。”
敏捷。齐,通“ 齌 ”。《荀子·非十二子》:“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荀子·修身》:“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 杨倞 注:“齐给便利,皆捷速也。”《尚书大传》卷五:“多闻而齐给。”《韩诗外传》卷二:“齐给便捷,则安之以静退。”
“齐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整饬完备
该含义源自《国语·周语下》中的记载:“身耸除洁,内外齐给,敬也。” 这里的“齐”指整齐、规范,“给”表示完备,整体强调内外修整、周全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礼仪或行为的严谨性。
敏捷、迅捷
此义项出自《荀子》的《非十二子》和《修身》篇,如“齐给速通不争先人”。此处“齐”通假“齌”(音同“疾”),意为快速,“给”则指应对灵活,合起来形容反应机敏、行动利落的特点。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国语》《荀子》原文语境进一步理解其用法。
《齐给》是一个成语,意为“平均分配财物”或“公平地给予”。它强调了公正、公平和互助的原则。
《齐给》的拆分部首是“骨”和“人”,笔画数为19。
《齐给》最早出现于《易经》中,成为古代智慧的结晶之一。
《齊給》是《齐给》的繁体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齐字的变体是“斉”,而给字的变体是“与”。因此,《齐给》的古时候汉字写法是“斉与”。
1. 他们希望能够实现社会的齐给,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2. 在这个公平的社会,资源要齐给,不让任何人落后。
齐心协力、齐心合力、给予、分给
平均分配、平等给予、公正分配
偏袒、不公平、不公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