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斗检的意思、斗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斗检的解释

印斗和印窠封题。《宋史·舆服志六》:“中兴之后,后寳用金,方二寸四分,高下随宜,鼻纽以龟。斗检以银,涂以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斗检"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字源学与历史语用两个角度分析:

一、字义解析 "斗"字本义为古代量器,《说文解字》释作"十升也",后引申为星宿名(北斗)与量度单位(《康熙字典》卯集下)。"检"字《玉篇》训为"书检也",指封缄题签,引申出约束、查验之意(《故训汇纂》木部)。

二、复合词义项

  1. 本义指古代文书封存规制,《周礼·秋官》载:"凡邦之约剂,大者其盟,小者其约,皆掌之,及其盟载,掌其贰,既盟则藏于司盟之府,若今时斗检封矣。"郑玄注:"斗检封,如今之封题署也",指用斗形印匣密封重要契约。

  2. 引申为约束机制,《宋史·职官志》载监察制度:"置斗检以核奸伪",此处指通过规范程序进行监督核查(《中华大典·法律典》)。

现代汉语中该词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列为二级词目,标注为"古代封存文书的印匣制度",建议使用场景多集中于典章制度考据类学术著作。

(注:本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成果及《周礼正义》考据材料,因古籍文献电子化程度限制,暂不提供具体数字资源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斗检”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印章的构造及官方文书凭证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斗检(拼音:dòu jiǎn)指古代印章的组成部分,包含印斗(印章的主体部分)和印窠封题(印章的边框及刻字区域)。该词最早见于《宋史·舆服志六》,记载宋代官印的规制:“斗检以银,涂以金”,说明其材质和工艺。

二、相关延伸

  1. 斗检封
    与“斗检”相关的扩展词为“斗检封”,指官方发放的盖有印章的封签文书,作为凭证使用(如任命文书、公文等)。

  2. 词义争议
    个别网页提到“检”可单独解释为约束、检点等,但结合古籍用例,“斗检”整体并无此意,可能为误引。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印章制作或官方文书的封存方式,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宋史》原文或汉典等古籍工具。

别人正在浏览...

宝铉柸珓比伉必要仢约采薪舱口柴桑翁儃佪程行词缀崔白怠容打罗道殣相属大衫大苏铎辰梵道飞舟焚爇浮秽改籥供饭过腊还任翰词昏主剪切形变节介结绝镜鸾晋年枯木发荣擂鼓亮许刘白堕溜光水滑龙雕凤咀毛腰面缚衔璧鸣噪木人难忍辇舆凝神定气齵齿批示破冰船侨客庆泽任可柔肠寸断三巡实况广播死而后已同仇敌慨晩婚纤珪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