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good at …; by oneself] 独自据有;独揽
独擅此技
独自据有;独揽,独自垄断。《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中山 之地,方五百里, 赵 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则天下莫能害。”《后汉书·班超传》:“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 班超 何心独擅之乎?’” 元 王晔 《桃花女》楔子:“独擅阴阳三十秋,犹餘妙理未穷搜。饶君掬尽西江水,难洗今朝这面羞。” 郑观应 《盛世危言·纺织》:“论纱布之利,各国莫不讲求,尤以 英 为巨擘焉……技艺既精,心思尤巧,所由独擅利权也。”
独擅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独”(独自)和“擅”(专有、独占)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独自占有或专享某种资源、权力、地位或优势,排斥他人共享或参与。该词常带有中性或贬义色彩,强调排他性和垄断性。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权威引用角度详细解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为:独自占有或掌握。
示例:“独擅其利”指独自占有利益,“独擅胜场”指独自占据优势领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汉语大词典》
释义:独自专有;垄断。
引例:《史记·货殖列传》载“独擅盐利”,描述商人垄断盐业资源。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强调“擅”的本义为“专权”,故“独擅”隐含超越本分独占权力或资源之意,常见于批判性语境。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核心语义
感情色彩
常见搭配
《史记·货殖列传》
“猗顿用盬盐起……独擅盐利。”
指商人猗顿垄断盐业贸易之利。
来源:司马迁. 史记[M]. 中华书局,1982.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独擅华林,谁堪竞秀?”
形容大观园景致独步天下,无人可比。
来源:曹雪芹. 红楼梦[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词语 | 差异点 | 示例 |
---|---|---|
独占 | 强调物质资源的排他占有 | 独占市场 |
垄断 | 侧重经济或权力控制 | 垄断行业 |
独享 | 主观感受的私有化(中性偏褒义) | 独享静谧时光 |
独擅 | 能力/资源/权力的全面独占(含贬义) | 独擅名器,僭越礼制 |
收录历代典籍中“独擅”用例,如《汉书》《全唐诗》等。
提供字形、字源及跨词典释义对照。
(注:链接有效性截至2025年3月)
“独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ú shàn,其核心含义是独自据有、独揽或独自垄断,强调对某种权力、资源或技艺的独占性控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详细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战国策》等文献来源 。
北房辨卑边裔冰麝鄙士伯乐一顾不检吹霎粗毛荡荡兑运恶言泼语方麴溉盥挂号员古成过界怀恨降辂角果叫窱惊壮谨舍巾絮迥隔季氏军国民主义俊快来踪去路狼师簕竹绿云懋历裊骖盘绞片言清飈庆室清夜扪心碁圣渠侬取暖日环食荣誉申复沈谢数念松嫩平原溲恶素对体操铁堑提早投明土崩瓦解图箓蛙渚武达吴谣贤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