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的意思、慈恩的详细解释
慈恩的解释
(1).称上对下的恩惠。《三国志·蜀志·刘琰传》:“閒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 唐 宋之问 《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诗:“旧渥驂宸御,慈恩忝翰林。”
(2).慈恩寺的省称。 唐 孟棨 《本事诗·徵异》:“时 白尚书 在京,与名辈游 慈恩 ,小酌花下。”
词语分解
- 慈的解释 慈 í 仁爱,和善:慈爱。慈善。慈悲。慈祥。仁慈。慈和。慈眉善目。 特指“慈母”,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慈。慈闱。慈颜。慈命。 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孝子慈孙。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 恩的解释 恩 ē 好处,深厚的情谊: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开恩。 仇怨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慈恩,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慈”和“恩”两个字组成,其含义可以从核心本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并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1. 核心本义:仁慈的恩情
- “慈”:指仁爱、和善、怜悯,常用来形容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或上对下的宽厚。《说文解字》释“慈”为“爱也”,《左传·文公十八年》有“宣慈惠和”之说,皆强调其仁爱之意。
- “恩”:指恩惠、情义、好处,指给予或受到的深厚情谊与帮助。《说文解字》释“恩”为“惠也”,《礼记·丧服四制》云“恩者仁也”,指仁爱所施的惠泽。
- “慈恩”合义:因此,“慈恩”最基础的含义是指仁慈的恩惠、深厚的仁爱之情。它特指长辈(如父母)、尊者(如君主、师长)或神明所施予的关爱与恩泽,强调这种恩情是建立在慈爱、仁厚的基础之上,而非简单的施舍或交换。例如,子女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情,可称为感念“慈恩”。
2. 引申义与特定指代:慈恩寺
- 佛教寺院名称:“慈恩”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引申用法,是作为佛教寺院的名称,特指位于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大慈恩寺”。
- 来源依据:此寺得名有其渊源。据《佛学大辞典》等记载,慈恩寺最初是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长孙皇后)的“慈母恩德”而下令修建,故命名为“慈恩寺”。(来源:《佛学大辞典》 - “慈恩寺”条)
- 历史地位:慈恩寺在唐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法相唯识宗(又称慈恩宗)的祖庭。高僧玄奘法师(唐三藏)奉敕担任该寺首任住持,并在此主持译经事务长达十余年,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 “慈恩寺”条)
- 文化象征:寺内的大雁塔(慈恩寺塔)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用以保存他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佛像,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的文化遗产。“慈恩寺塔”(大雁塔)也因此成为“慈恩”一词在文化地理上的重要象征。(来源:《中国名胜词典》 - “大慈恩寺大雁塔”条)
3. 其他相关用法
- “慈恩塔”:即大雁塔的别称,直接源于其位于慈恩寺内。
- “慈恩宗”:指由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在慈恩寺创立的佛教宗派——法相唯识宗,因其祖庭而得名。
- 感念恩德:在文学或宗教语境中,“慈恩”也常用来泛指感念佛祖、菩萨或神明的慈悲恩典。
“慈恩”一词,其核心在于表达源于慈爱之心的深厚恩情,尤指长辈、尊者或神明的恩泽。在历史文化层面,它因西安大慈恩寺而获得了特定的、影响深远的含义,该寺作为玄奘法师译经弘法的中心,成为唐代佛教辉煌的见证和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理解“慈恩”,既要把握其“仁慈恩惠”的本义,也需知晓其作为著名寺院名称及其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慈恩”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综合了不同来源的权威释义及用例:
一、基本含义
-
上对下的恩惠
指长辈、上级或尊者对晚辈、下属的仁慈与恩惠。
出处:
《三国志·蜀志·刘琰传》提到“慈恩含忍”,体现君主对臣子的宽容。唐代宋之问的诗句“慈恩忝翰林”也以此表达对皇恩的感念。
-
慈恩寺的简称
特指唐代长安的著名佛教寺院——大慈恩寺。该寺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是唐代重要的译经场所,现存大雁塔为其标志性建筑。
例句:
“文人墨客荟萃于慈恩”,可见其历史文化地位。
二、扩展与关联
- 玄奘的代称:因玄奘长期驻锡慈恩寺,部分文献中“慈恩”也代指玄奘(提及,但需结合史料谨慎使用)。
- 姓名寓意:现代用作名字时,“慈”象征仁爱,“恩”指恩惠,整体寓意宽厚善良。
三、典型用例
- 历史文献: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游慈恩”的雅集活动。
- 现代场景:西安大慈恩寺作为旅游景点,仍保留相关文化传统。
如需进一步了解慈恩寺历史或玄奘事迹,可参考《大唐西域记》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如家壁拆不合节补花不忙不暴才器参味貂却雕瘵遏恶扬善芳风非奇風帳峯嶂高筵耕三余一圪台构栏狗屎堆管道官司果若鹤团惶畏缓行缓役华轩狐惑虎神营家当江带娇鬟椒鷄矫治劲舞絶长补短涳濛量移留题立王镂鸡子曼头蜜苏暮年起火清算起税曲碎社会声貌水稻疏瀹贪慕田原顽滞违科尾腔文武双全乌焦巴弓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