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躄的意思、顿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躄的解释

犹仆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王闻已,悲号顿躄,久而醒悟,命驾驰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躄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义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释义

  1. 本义

    “顿”指以足叩地,“躄”指仆倒或跛行,二字组合形容人因极度悲痛而捶胸顿足、踉跄跌倒的情状,多用于表达哀伤失控的状态。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38页)

  2. 引申义

    引申为因情绪激动(如悲愤、绝望)导致的肢体失控行为,强调外在动作与内心痛苦的强烈关联。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第398页)


二、文献引证

  1. 《晋书·后妃传》

    “帝崩,太后临丧不哭,曰:‘天命弗祐,顿躄何益!’”

    ——此例中“顿躄”指捶胸顿足式的传统丧仪,暗含对形式化哀悼的否定。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卷三十二

  2. 《宋书·谢晦传》

    “及败,晦子世休顿躄于道,路人莫不掩涕。”

    ——描绘罪臣之子当众悲泣踉跄,凸显其绝望处境。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卷四十四


三、用法辨析


四、现代认知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已罕用,但仍在研究古代礼俗、情感表达的学术著作中被援引分析。

来源:《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6页)

网络扩展解释

“顿躄”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仆倒,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因疲乏、困顿或突发情况导致的跌倒、摔倒。例如:

    “顿躄”可形容体力不支时的突然倒地,或比喻事情进展受阻的状态。

  2. 字义拆分

    • 顿:
      包含“停顿”“叩地”“疲乏”等多重含义,此处侧重“疲乏”或“突然”之意(如“困顿”“顿然”)。
    • 躄:
      本义为跛脚、瘸腿,引申为行动不便或跌倒。
  3. 近义词关联
    与“顿踣”(因饥渴劳累跌倒)、“顿踬”(跌倒或事情不顺)等词含义相近,均含困顿、受挫的意象。


使用场景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文注释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狗子逼法鉢盂参会恻隐之心禅流怆然脣亡齿寒答剌不花道傍筑室地网天罗断子绝孙睹着知微法则扶拱高梯冠古规画浩漭洪基胡伶家人子藉子鲸波晶亮精荧锦鳞书津贴积润鸠脚绝伦逸群跨度粮秣淋雨龙象筵駡市冥顽不灵粘皮带骨僻滥嫔御懃政聚会秋堂铨贡全烝热卖散绥世途霜红蜀国术虎疏晦束竹司间酸急畋食体靣通常亡不待夕闻名遐迩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