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阨险的意思、阨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阨险的解释

险要之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 幼日王 守其阨险,轻骑诱战,金鼓一震,奇兵四起,生擒 大族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阨险(è xiǎn)是汉语复合词,由“阨”与“险”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阨”通“隘”,指狭窄险要之地,《说文解字》释为“塞也”;“险”本义为地势阻难,《玉篇》注“险,阻也”。二字连用构成并列结构,具有双重含义:

  1. 地理概念

    指山岭关隘中道路狭窄、地势陡峭的天然屏障,如《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秦岭阨险,扼巴蜀之咽喉”。此类地形在古代军事防御中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2. 抽象引申

    引申为处境困顿、命运坎坷,如《后汉书·窦融传》载“遭时阨险,百折不挠”,形容人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状态。

该词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被标注为书面用语,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其核心语义特征可概括为“空间阻隔性”与“处境艰难性”的双重属性,体现了汉语词汇形义结合的表意特点。

网络扩展解释

“阨险”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用法分析:

  1. 字义拆解

    • 阨:通“隘”,指狭窄险要的地势,如《史记》中“居阨塞之地”。
    • 险:本义为地势险峻,引申为危险、艰难。
  2. 整体含义
    两字并列,强调地形险阻或处境艰难。例如:“行军遇阨险,需谨慎前行”,既指地理险要,也可比喻人生困厄。

  3. 使用场景
    多见于古籍或文言语境,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需注意与“厄险”(困苦危险)区分,二者因字形相近常被混淆。

建议:若为学术研究,可进一步核查《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若为现代写作,推荐使用“险隘”“险阻”等更通用的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百足之虫鲍老辨析贬职避李不次之位不坏身谗谤长喟娼优朝夕共处诚质扯手大伙房水库丹醴道衣打撇詄荡地维洞疑吨海里二袁反背髣髴方色風月所分朋根深蒂固鬼形怪状姑娘翬甍火患劫掎节拍解批静温开拍恳恻口算廊庙宰老宿柳摇金丽冶篣捶轻卒锐兵曲踊曲智人行道入众善自处置誓檝石坎舜犬投河觅井退归文成下关纤堕谢赋暬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