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汤问》:“其后 共工氏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维。”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升雰浹地维,倾润泻天潢。”
(2).喻纪纲。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年当 晋 宋 ,运柜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倾而地维絶。” 严复 《救亡决论》:“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礼之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号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维者,皆譬诸夏葛冬裘,因时为制。目为不变,去道远矣!”参见“ 地纪 ”。
“地维”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化语境和现代引申义来理解:
古代神话中的“地维”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大地由四根绳子(即“地维”)维系四角,与支撑天的九柱形成宇宙结构。这一概念源自神话传说,如《列子·汤问》记载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南朝鲍照的诗句“升雰浹地维”也印证了这一意象。
比喻社会纲纪
“地维”被引申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度或伦理规范,如严复在《救亡决论》中以“地维”喻指传统治道和人伦秩序,与“地纪”含义相近。
需注意,“地维”的原始含义与神话紧密相关,而现代引申义较少见于经典文献,使用时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释义。
《地维》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意思是“地下的通道或隧道”。它一般用来形容大型地下工程以及地底资源的开采和开发。这个词在工程建设和地质勘探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地维》的部首是“地”和“重”,其中“地”表示“土地”或“岩石”,而“重”表示“密集”或“厚重”。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扌和十,笔画总数为15。
《地维》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衍生自“地道”(一种地道或隧道)和“维持”(保持或维护)这两个词。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地維”。
古代汉字中,地维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古文字典的资料,旧时它的写法为“地維”或者“地織”,这两种书写形式都可以见于古代文献和古代字典。
1. 他们正在修建一条地维,以便在城市地下建设地铁。
2. 这个地维的工程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组词:地道、隧道、地下工程、地底资源
近义词:地道、通道、隧道
反义词:地面、地表、地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