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籍的意思、班籍的详细解释
班籍的解释
(1).班簿。《宋史·礼志二十》:“兵部侍郎於右省班南,与吏部侍郎东西相向立,搢笏,各出班籍置笏上。”
(2).指官位,官阶。 宋 曾巩 《节度加宣徽制》:“矧夫填临塞路,总领兵防,班籍联於辅臣,谋画参於国论,其思勉励,以副眷怀。”
词语分解
- 班的解释 班 ā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 籍的解释 籍 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登记:籍没(?)。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
网络扩展解释
“班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
班簿(官员名册或登记册)
指记录官员职位、等级或人员信息的簿册。例如《宋史·礼志》提到官员在朝会时需“出班籍置笏上”,即取出记载班次的簿册进行礼仪流程。这一用法常见于官方文书,用于规范官员的排列次序。
-
官位或官阶
引申为官员的职位等级。宋代曾巩在《节度加宣徽制》中写道“班籍联于辅臣”,指官员的等级与辅政大臣相关联,强调其政治地位。此处“班籍”代指官阶体系,与古代官僚制度密切相关。
补充说明:
- 该词现代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
- 其构成中,“班”可指排列次序(如“班级”“班次”),“籍”则与名册、登记相关(如“户籍”“典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如《宋史》或曾巩作品),中的原文引述。
网络扩展解释二
《班籍》一词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组织或团体中的归属身份。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王”和“竹”,总共有9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以竹子作为记载和登记的工具,班籍即用于记录人们所属的组织或团体。
在繁体字中,“班籍”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关于《班籍》这个词的古代写法,我暂时没有找到相关资料。或者你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以下是一个关于《班籍》这个词的例句:我在学校里有一个良好的班籍,与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
与《班籍》相关的组词有:班级、籍贯、班长等。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班籍》相关,但可以用没有班籍、无籍等表达相反的概念。
与《班籍》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身份、身世、归属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