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锁国政策的意思、锁国政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锁国政策的解释

日本江户幕府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规定严禁与外国(中国、荷兰两国除外)通商。直到19世纪中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时代”方告结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锁国政策”指一个国家采取封闭自守的政策,限制与外界的经济、文化及人员交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锁国政策的核心是限制内外流通,包括禁止对外贸易、限制人员往来、阻隔信息传播等。其目的多为保护国家利益、维持政治独立或防止外来文化冲击。

二、典型历史实例

  1. 日本江户幕府(1639-1853年)

    • 背景:为遏制基督教传播和防止地方势力借助外贸扩张,幕府于1639年颁布《锁国令》。
    • 措施:仅允许中国、荷兰商人在长崎通商,严禁日本人出海,驱逐其他欧洲国家人员。
    • 影响:虽维持了国内稳定,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科技发展,最终因美国“黑船事件”被迫开放。
  2. 中国清朝(17-19世纪)

    • 背景:防范西方殖民侵略,实行严格海禁,仅保留广州“十三行”作为通商窗口。
    • 影响:虽短期内抑制了走私和海盗,但长期导致技术落后、经济封闭,加剧了近代化进程的滞后。

三、政策原因与评价

四、现代启示

孙中山等近代思想家曾批判锁国政策,强调开放交流的重要性。历史表明,过度封闭可能导致国家落后于全球化进程。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锁国政策》?

《锁国政策》指的是一种旨在封闭国家的政策,以限制和禁止外国势力进入或影响国家内政、经济和文化的行为。通常由************人或政府机构制定和执行。

拆分部首和笔画

《锁国政策》的拆分部首是“钅”和“国”,部首“钅”为金属,部首“国”代表国家。

其中,“钅”的笔画数为5,而“国”的笔画数为8。

来源

《锁国政策》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封闭政策。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多次对外封闭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清朝的海禁政策。

繁体

《锁国政策》的繁体字为《鎖國政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锁国政策》的古汉字写法为“鎖國政策”。

例句

1. 到底是开放还是封闭,这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坚持《锁国政策》。

2. 曾经实行的《锁国政策》使得这个国家错失了许多外来的机遇。

组词

1. 对外开放政策

2. 经济全球化

3. 贸易保护主义

4. 区域合作

近义词

1. 封闭政策

2. 外部隔离政策

3. 闭关锁国

反义词

1. 对外开放政策

2. 外交合作

3. 国际交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