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疏的意思、二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疏的解释

亦作“ 二疎 ”。指 汉宣帝 时名臣 疏广 与兄子 受 。 广 为太傅, 受 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 晋 张协 《咏史》:“蔼蔼 东都门 ,群公祖二疎。”《隋书·韦世康传》:“欲追踪二 疎 ,伏奉尊命。” 唐 护国 《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 疏 能挂冠。” 明 何景明 《蹇赋》:“予羡夫二 疏 之鉴止兮,齐县舆而脱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二疏"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词义 指西汉时期的著名贤臣疏广及其侄子疏受。两人均以学识渊博、品行高洁著称,曾分别担任汉宣帝太子刘奭的太傅(老师)和少傅(副老师),位高权重却急流勇退,辞官归隐后将朝廷赏赐的巨额金银散与乡邻,成为古代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的典范人物。该词常用于赞颂不慕荣利、知足谦退的高尚情操。

二、出处与典故 典故核心源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疏广传》[1]。据记载:

三、后世影响与文学化用 "二疏"作为文化符号被历代文籍反复引用:

四、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卷明确释义:

二疏:指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兄子疏受。两人同时辞官,归乡散金,时称贤大夫。后因以"二疏"为急流勇退的典型。[3]


引用来源: [1] 班固《汉书·卷七十一·疏广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二疏图》卷(文物编号:故-画-000774),载于故宫官网"数字文物库"。

[3]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页。

网络扩展解释

“二疏”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典故,具体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西汉汉宣帝时期的疏广、疏受叔侄二人。疏广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二人因年老同时主动辞官归隐,被时人赞为贤德之举。


二、历史背景

  1. 人物身份
    疏广是著名经学家,汉宣帝时任太子太傅(太子老师);疏受因才能出众被任命为太子少傅(副职),两人共同辅佐太子刘奭(即后来的汉元帝)。
  2. 辞官事件
    叔侄二人在任职期间深得朝廷信任,但为避免“位高招祸”,主动以年老为由辞官。归乡时,百官与百姓在东都门外设宴相送,场面盛大。

三、文化影响


四、相关拓展

若需查看完整文献记载,可参考《汉书·疏广传》或汉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薄怯怯北上拨嘴卜凤材剧志大冁然而笑茶仪成旨衬施钱宠狎出航春麦当紧大士灯具登祀敌手蠹伤髶髮烦号黼黻皇猷敷文公家人掼交国宴号躃坏裂惠康火冒三尺奸谋建首景靡酒妪觖如巨巾君子风狂风恶浪贶赠宽懈老大徒伤劳逸莲子楼居镂饰矛渝谋新捻土焚香軿列穷理居敬驱劫羣寮弱枝枣扫墓少年维特的烦恼沈井梼树听众土盎推先小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