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贰卿的意思、贰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贰卿的解释

指侍郎。古代尚书称卿,侍郎副之,故称贰卿。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今天官贰卿 融 ,能嗣其耿光。” 宋 汪应辰 《新除吏部侍郎陈弥作辞免恩命不允诏》:“爰正贰卿之名,俾司銓筦之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刘小鲁尚书》:“每遇其行法严刻,及刑辱建言者,輒苦口规之,遂大矛盾,滞 南京 贰卿,数年不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贰卿"是古代官制术语,指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副长官职位。该词由"贰"(副职)与"卿"(高级官员尊称)组合而成,特指六部尚书的副手,即侍郎之职。《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贰卿,侍郎的别称。尚书称卿,侍郎次之,故称贰卿。"这一称谓最早可追溯至《周礼》确立的三公九卿制度框架,后经隋唐三省六部制发展成熟。

在具体职掌方面,贰卿作为尚书副贰,主要承担三项职责:协助尚书处理日常政务;分管具体司务;在尚书缺位时代行职权。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朝六部各设侍郎二人,秩正四品下,分管不同司曹事务,形成"一尚书统二侍郎"的管理架构。

该称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代《职官分纪》载明:"贰卿之号,特为侍郎美称。"至明清时期,随着内阁制确立,六部侍郎的实际地位有所下降,但"贰卿"仍作为雅称沿用。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辨析:"今世称侍郎为贰卿,沿唐宋旧制也。"

需要说明的是,"贰卿"与"亚卿"存在本质区别:《历代职官表》指出"贰卿为副贰,亚卿乃序列次之",前者强调隶属关系,后者侧重品秩排序。这种区分在明代《吏部职掌》的官员铨选制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网络扩展解释

“贰卿”是中国古代官职体系中的特定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贰卿”指侍郎一职。在古代官制中,尚书被称为“卿”,而侍郎作为尚书的副手,因此被称为“贰卿”(“贰”意为副职)。

历史背景与用法

  1. 官职地位
    尚书在六部(如吏部、户部等)中为部门长官,正职;侍郎则为副职,协助处理政务。例如唐代刘禹锡在《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中提到“天官贰卿融”,即指侍郎。

  2. 文献记载

    • 宋代汪应辰的诏书中提到“正贰卿之名”,强调侍郎的职权重要性。
    • 《旧五代史·职官志》记载官员张昭远曾任“贰卿”,后升迁至翰林学士。
  3. 词义演变
    该词主要用于唐、宋、明等时期的官方文书,明清后逐渐少用,但部分文献(如明代《野获编》)仍沿用。

其他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官职制度,可参考《旧五代史》《山南西道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傲很白贲报覆别财异居城市社会学冲瀜酢歰地基杜荆州房匳废后奉给風陵堆風鑽分腥浮思祓送付之度外功德主光栅好闻贺跋支轰豗花柳症慧美浑括胡髯郎佳品叽叽课税零蛋咙讻买替蛮榼麻钱莫胡卢拿大顶闹说镊肆埤堄皮条窃尝起更情形清溪渔隐图秋蓬驱脇燃肉身灯热线神气世器石竹拓墨踏踢甜不丝甜蜜蜜题名会踢跳吐谷浑娓娓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