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缾竭罍耻的意思、缾竭罍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缾竭罍耻的解释

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於京东,虽号无事,亦当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缓急足以灌输 河 北,缾竭则罍耻,脣亡则齿寒。”亦作“ 缾罍之耻 ”。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参见“ 瓶罄罍耻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缾竭罍耻”是汉语中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其核心含义通过器物关系隐喻人际关系中的依存与共损。《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缾汲尽则罍羞耻,比喻关系密切却彼此牵累”。从构词法分析,“缾”与“罍”均为古代盛酒容器,其中“缾”为小口腹大的汲水陶器,“罍”则是体型较大、带耳的青铜酒尊。二者在功能上存在主从关联:缾用于汲水注入罍中,当缾中水竭时,罍因无法完成盛装职能而蒙羞。

该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蓼莪》中“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的表述,朱熹在《诗集传》中注疏:“缾小而尽,罍大而耻,犹父母不得其所,乃子之责。”此处以器物关系类比亲子伦理,强调子女对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供养责任。国学大师网进一步指出,此意象在后世文学中延伸为三种引申义:一是强调责任主体对客体的义务关系,二是警示系统内部要素失衡导致的整体危机,三是喻指社会关系中强弱双方休戚与共的特性。

现代汉语使用中,该成语多用于两类语境:其一指涉责任归属问题,如《古代汉语成语考释辞典》所载“单位管理混乱致缾竭罍耻,领导者难辞其咎”的用法;其二则强调群体协作的重要性,如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以此喻指“文化传承中各环节相维相系”的依存状态。

网络扩展解释

“缾竭罍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píng jié léi chǐ,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释义

  1. 字面来源
    出自《诗经·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维罍之耻。”。

    • “缾”(瓶)和“罍”均为古代盛水或酒的容器,罍大而缾小。
    • 原意是当小瓶(缾)已空,而大罍仍有水时,比喻不能将资源合理分配(分多予寡),导致罍因未尽到责任而感到羞耻。
  2. 引申含义

    • 未能尽职的愧疚:后多指因未履行责任而心怀愧疚。
    • 关系密切却未相助的耻辱:比喻与对方关系紧密,却在对方困难时未施以援手,深以为耻。例如宋代苏轼在奏折中以此强调地区互助的重要性:“瓶竭则罍耻,唇亡则齿寒。”。

用法与扩展

发音与结构

该成语通过古代容器的关系,生动传达了责任分担与互助的重要性,兼具道德警示与文化隐喻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鳌背便然颩颩逋惰抄更纸尺二寃家尺籍短书崇险创造方法醇风丹心德容兼备断路顿解乏军兴范世奋迹覆狱憨实黑牡鹤林友化治回鞍建德乡酱园绩绪恋栈不去鹂黄零讯俚谣礼衣旅望末度闹垓垓女布乾杯侨札器满意得轻霄焭单穷窭诠藻曲踊日浅如牛负重塞塞上爬劭美鼠盗苏仙唐虞跳号条例偷汉枉刺婉悦骫骳缊奥献赋享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