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桃僵李代的意思、桃僵李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桃僵李代的解释

同“ 李代桃僵 ”。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清 钱谦益 《遵旨回话疏》:“ 復社 自有 周之夔 之案, 奕琛 自有 薛国观 之案, 奕琛 又欲纽而一之,而曰 復社 操戈,繇臣指授,此所谓桃僵李代也。” 清 伤时子 《苍鹰击·株连》:“伤心极,恁桃僵李代,鱼网鸿罹。”参见“ 李代桃僵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桃僵李代"是成语"李代桃僵"的变体表述,其正确语序应为"李代桃僵"。该成语最早见于汉代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以桃李共患难喻兄弟互助友爱,后引申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结构解析:

  1. 语源考证:出自《乐府诗集》卷二十八,通过植物拟人化手法,展现李树代替桃树承受虫害的意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这种"借代"修辞法成为成语定型的基础。
  2. 本义演化:原指兄弟互助的伦理关系,如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所述"李代桃僵,犹存手足之义"。清代梁章钜《浪迹续谈》已记载其引申为"代人受过"的语义泛化现象。
  3. 现代语义: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三重含义:
    • 替人承担过失(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
    • 事物相互替代的辩证关系(见《中华成语大辞典》)
    • 军事策略中的牺牲局部保全整体,源自《三十六计》第十一计解语

该成语在语言学上属于"联合式"复合结构,"李代"与"桃僵"构成并列关系,通过植物意象传递人类社会的责任转移概念。语义演变轨迹清晰呈现了汉语成语从具体到抽象、由伦理到哲学的发展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桃僵李代”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演变

  1. 古籍记载:
    • 明代刘若愚《酌中志·自序》:“今外则网漏吞舟,内则桃僵李代。”()
    • 清代钱谦益《遵旨回话疏》中进一步引申为政治斗争中的顶替行为()。
  2. 演变脉络:
    • 原为兄弟情谊的象征,如古乐府诗“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
    • 后世逐渐扩展为代人受过的含义()。

用法与例句


相关辨析

  1. 近义词:李代桃僵、代人受过()。
  2. 与“李代桃僵”关系:
    • 两者意义相同,“桃僵李代”是变体用法,但使用频率较低()。
    • 部分文献中二者可互换,如《世无匹》等小说()。

文化内涵

如需更深入的典故分析或例句拓展,可参考《乐府诗集》《酌中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本条笔偈柄权波属云委不挠唱第尘埃斥鴳愁旅辞绝粗淡打闷雷丹阙电热水器刁斗雕钻风笛风移俗改腐板更何况恭姜工师孤存鼓老国币矫士焦尾脚下人假死进干经济效益机趣疾书积岁巨防空衔冷嗦嗦緑英眠蚕暖水袋喷撒朴澹贫腐前腔镕液沙葱善女食指动水心剑鼠贼尿胞宿积俗俚琐缕塌棵菜桃腮威厉危亡关头文化馆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