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mote road] 偏僻而很少有人行走的路
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水浒传》
偏僻的道路。 唐 杜甫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泊于方田》诗:“孤舟增鬱鬱,僻路殊悄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有一札及少物欲致京中,僻路苦无书邮。今遇君甚幸。”
“僻路”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僻路”指偏僻、少有人行走的道路。其中“僻”意为偏僻、冷清,“路”即道路,合起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或人迹罕至的路径。
在文学或日常语境中,“僻路”也可比喻偏离常规或正道的行事方法,例如选择非主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僻路”既指实体偏僻道路,也可用于抽象表达,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来源多为古籍和文学作品,权威解释可参考《汉典》《三国演义》等。
《僻路》是一个汉语词汇,代表着偏僻、荒凉的道路或地方。
《僻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人”和“道”。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
《僻路》的概念源于人们对一些不常被人走动的、偏远的、荒凉的道路或地方的称呼。它常常用来形容一些偏僻的小巷、深山老林等地方。
《僻路》的繁体字为「僻路」。
在古时候,「僻路」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差异,但基本的意义和形状是相同的。
1. 他住在城市的一条僻路上,很少有人经过。
2. 这个寺庙位于山区的一个僻路旁边,很难找到。
1. 僻路峡谷
2. 僻路乡村
3. 僻路小巷
1. 微妙之地
2. 偏僻之处
3. 荒凉之地
1. 主干道
2. 繁华地带
3. 热闹街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