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用以测日影的一种仪器。《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三四》:“寸管不傃,天地不能以气欺;尺表逆立,日月不能以形逃。” 吕延济 注:“表以测日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尺表能审璣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復之气。” 刘孝标 注引《周髀》曰:“夏至北方二万六千里,冬至南方十三万五千里,日中树表,则无影矣。”《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悬象著明,尺表之验可推;动气幽微,寸管之候不忒。”
"尺表"是汉语中具有复合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本体释义 "尺"指古代长度计量单位,《说文解字》记载"尺,十寸也"(来源:汉典网),"表"原指古代测日影计时的圭表,《周礼·考工记》郑玄注云"表,谓立表以测景"(来源:国学大师网)。二者并称构成古代测量体系的基础工具,喻指衡量事物的标准。
二、语义演化 在《淮南子·泰族训》中出现"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的表述(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此处"表"已引申为规范准则。明代宋濂《燕书》载"持尺表以度物"(来源:古籍馆),说明该词在发展中衍生出"行为规范"的抽象含义。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保留其双重特性:既指具体的测绘工具(如《工程测量术语标准》GB/T 50228-2011中的专业定义),也用于比喻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中的释义)。在学术语境中,该词常见于历史学、考古学领域,用以指代古代测量遗存。
“尺表”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多层含义和用法:
读音:chǐ biǎo
本义:指古代用于测量日影的仪器,由“尺”和“表”组成。
古代天文仪器
尺表主要用于通过日影测算时间、节气或地理方位。例如:
引申为衡量标准
在成语中,“尺表”可比喻衡量事物的尺度或准则,例如评价品德、工作成果等。
文献 | 引文片段 |
---|---|
《世说新语·言语》 | “尺表能审璣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復之气。” |
《周髀算经》注引 | “日中树表,则无影矣。” |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等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百封柏椁百隧被难鄙猥不言豺鼠子赤鲤驰恋黜奸刍言打恭当门犬大驵对开繁念蕃戎贩鲜非义枌橑负儋工具书光解海源阁奬就角里交子家塾本禁藏景观揪撇沮格剧论锞子宽限腊尽春回狼嗥礧礧雷霆火炮緑帽儿佞道排挤片儿汤腃发融资色认上半夜私系琐闼糖瓜天笔铁雷通则畏敌如虎汙君圬镘下牢闲尝小指头虾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