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mote road] 偏僻而很少有人行走的路
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裡行。——《水浒傳》
偏僻的道路。 唐 杜甫 《聶耒陽以仆阻水書緻酒肉泊于方田》詩:“孤舟增鬱鬱,僻路殊悄悄。”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有一劄及少物欲緻京中,僻路苦無書郵。今遇君甚幸。”
“僻路”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僻路”指偏僻、少有人行走的道路。其中“僻”意為偏僻、冷清,“路”即道路,合起來形容地理位置偏遠或人迹罕至的路徑。
在文學或日常語境中,“僻路”也可比喻偏離常規或正道的行事方法,例如選擇非主流的方式解決問題。
“僻路”既指實體偏僻道路,也可用于抽象表達,需結合語境理解。其來源多為古籍和文學作品,權威解釋可參考《漢典》《三國演義》等。
《僻路》是一個漢語詞彙,代表着偏僻、荒涼的道路或地方。
《僻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人”和“道”。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僻路》的概念源于人們對一些不常被人走動的、偏遠的、荒涼的道路或地方的稱呼。它常常用來形容一些偏僻的小巷、深山老林等地方。
《僻路》的繁體字為「僻路」。
在古時候,「僻路」的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但基本的意義和形狀是相同的。
1. 他住在城市的一條僻路上,很少有人經過。
2. 這個寺廟位于山區的一個僻路旁邊,很難找到。
1. 僻路峽谷
2. 僻路鄉村
3. 僻路小巷
1. 微妙之地
2. 偏僻之處
3. 荒涼之地
1. 主幹道
2. 繁華地帶
3. 熱鬧街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