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斧的意思、霹雳斧的详细解释
霹雳斧的解释
传说中雷神打雷所用石斧。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霹雳石》:“人閒往往见细石,赤色,形如小斧,谓之‘霹靂斧’,云:‘被霹靂处皆得此物。’……俗谓之‘霹靂楔’。” 明 陆琛 《愿丰堂漫书》:“雷若有象,则火毬近是霹靂斧。”
词语分解
- 霹的解释 霹 ī 〔霹雳〕响声极大的雷。 〔霹雷〕即“霹雳”。 笔画数:; 部首:雨;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霹雳斧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强烈形象色彩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面拆解与文学引申两个层面理解:
-
字面本义:
- 霹雳: 指迅猛、震耳欲聋的雷声或闪电,常用来形容声音巨大、气势惊人、速度极快或突然发生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霹雳”的解释为:“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危害。也叫落雷、霹雷。”
- 斧: 指一种砍劈工具或兵器,刃部厚重,主要用于劈砍,象征着力量、破坏或决断。《汉语大词典》将“斧”定义为:“砍物工具。古代亦为兵器。”
- 组合义: 因此,“霹雳斧”的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如同霹雳般迅猛、威猛的斧头”,强调其攻击时具有雷霆万钧之势、速度极快、威力巨大、令人猝不及防。
-
文学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 在文学创作(尤其是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神话传说)和日常比喻中,“霹雳斧”超越了具体的工具属性,常被用来:
- 代指神兵利器: 形容一种威力超凡、带有传奇色彩的斧类武器,使用者往往力大无穷或武艺高强。例如,在《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某些英雄人物(如索超、李逵等善用斧者)的招式或兵器威力常被描绘得如同霹雳。
- 象征迅猛攻击: 比喻攻击动作极其迅速、猛烈,势不可挡,如“使出一招霹雳斧”。
- 形容果断决策或严厉手段: 引申为处理问题或做出决定时,像霹雳斧劈下一样干脆、直接、不留余地,有时带有严厉甚至残酷的意味。
- 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及相关研究中指出,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存在诸多具有自然伟力的神兵概念,“霹雳斧”的意象契合了人们对“天威”(如雷电)与“人力”(如斧劈)相结合的想象。
“霹雳斧”的核心含义在于以雷霆万钧之势进行迅猛、强力劈砍的斧头。其具体所指需结合语境:在写实层面,指代一种威力巨大的斧;在文学和比喻层面,则常指代神兵利器、象征迅猛攻击或比喻果断严厉的手段。这个词生动地融合了自然现象的震撼力(霹雳)与人类工具的破坏力(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主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 袁珂.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及相关论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霹雳斧”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传说中雷神用于打雷的石斧,其形态常被描述为赤色小斧状。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封演《封氏闻见记·霹雳石》提到,被雷击处可见此类细石,民间称为“霹雳楔”或“霹雳斧”。
二、发音与注音
- 拼音:pī lì fǔ
- 注音:ㄆㄧ ㄌㄧˋ ㄈㄨˇ
三、出处与文献考证
- 唐代记载:封演《封氏闻见记》明确记载了“霹雳斧”的形态及来源,说明其与雷电现象相关。
- 明代文献:陆琛《愿丰堂漫书》进一步将“火球”类比为霹雳斧,强化了其作为雷神工具的象征意义。
四、扩展用法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霹雳斧”可比喻才能卓绝、力量强大的人,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为后起的引申义。
五、总结
该词核心含义为雷神法器,古代多用于描述自然现象中的神秘器物。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比喻义或相关词汇(如“霹雳尖”),可参考更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卑弁本国罢民不露锋铓采甄触讳钿花遁阴匿景发高烧飞蛾投火风云改革派工祝冠场光伴轨法横槊候听熀燿诲言胶皮郊社傢什接绝瘠狭既月苛政匡掖乐往哀来连橇列爵笼里抓鸡伦次盲人说象猛虡逆风家牛领牛皮匠前脚后脚谦廉潜思祁僮攘善荣膺鹗荐柔强上阳宫石虎殿赎款送春天球仪跳财神铁马听朝鸡兔死狐悲微矰违阻五校小女子谢女席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