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伺察监听。《后汉书·郎顗传》:“《诗氾歷枢》曰:‘……神在天门,出入候听。’言神在戌亥,司候帝王兴衰得失,厥善则昌,厥恶则亡。”
“候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基本释义
指伺察监听,即暗中观察、监视并听取信息。该词源自《后汉书·郎顗传》的记载:“神在天门,出入候听”,描述神明在特定方位(戌亥)监察帝王治国得失,根据善恶决定国家兴衰。
构词解析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宗教语境,描述神明、天象对人事的监察,如《后汉书》中借天文现象喻指天道对统治者的监督。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仅见于历史研究或古籍解读。
近义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监察”“窥听”,但“候听”更侧重隐秘性与持续性,常与天命、预言等概念结合。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现代交流中建议使用更通用的“监听”“监察”等词汇替代。
《候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在汉字中,通俗意指等待并静听、听候。下面我们来拆分它的部首和笔画,了解来源、繁体字、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以及一些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候听》的第一个字是“候”,它的部首是“亻”,表示此字与人有关。第二个字是“听”,它的部首是“耳”,表示此字与耳朵、听觉有关。因此,可以看出“候听”是由人等候,然后用耳朵去听的意思。
按照笔画来计算,第一个字“候”有7画,而第二个字“听”有8画。
《候听》是一个现代汉语词语,没有特定的来源故事。同时,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是“候聽”。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有所不同。根据古时候的写法,字形中存在一些差异。举例来说,直到清朝之前,“听”这个字是写作“聽”,而“候”这个字的古代写法是“侯”。这些更早的字形在现代已经不再常用。
1.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候听着外面风声的变化。
2. 我们需要耐心候听,以了解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1. 候选人:参选者等待被选举的人。
2. 候车室:等待乘车的人们等候的地方。
等候、静听
瞎听、不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