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横槊的意思、横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横槊的解释

(1).横持长矛。指从军或习武。《南齐书·垣荣祖传》:“若 曹操 、 曹丕 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於天下可不负饮食矣。” 宋 辛弃疾 《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词:“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餘事。”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将军》:“横槊翩翩,年来竹枝长不按,蛇已变龙看,男儿真不凡。” 柳亚子 《南社会于虎丘》诗:“莫笑过江典午鯽,岂无横槊 建安 才。”

(2).形容气概豪迈。 明 文徵明 《夜坐闻雨有怀子畏次韵奉简》:“用世已销横槊气,谋身未办买山钱。”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上:“﹝ 彭而述 ﹞诗多军中之作。如‘战垒荒城 蒙 段 外,华风边月 汉 唐 年’……此例数十句,皆有磨盾横槊之风。”参见“ 横槊赋诗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横槊”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

字面意思:指横持长矛(槊是古代一种长柄兵器)。常用于形容武将或习武之人的姿态,如《南齐书》提到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

二、引申含义

象征意义:比喻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精神,或形容气概豪迈。例如苏轼《赤壁赋》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句,既描绘了曹操的武将形象,也凸显其文韬武略的豪情。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创作:多用于诗词或历史典故中,如辛弃疾词“少年横槊,气凭陵”。
  2. 现代比喻:可借指面对挑战时的果敢态度,或赞美某人的英雄气概。

四、权威出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引用或历史典故,可参考《赤壁赋》及辛弃疾相关词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横槊的意思

横槊(héng shu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含义是指将长矛横放在肩上,以示威武或准备战斗的姿态。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英勇、豪迈的气概。

拆分部首和笔画

横槊的第一个字,横,是由“木”这个部首组成的,它的拆分笔画数为4画。第二个字,槊,则是由“木”和“寸”这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拆分笔画数为14画。

来源和繁体

横槊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战争时期。在战争中,战士们会将长矛横插在肩上以示威武,这个姿态被称为横槊。在漫长的历史中,横槊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词语,形容英勇、豪迈的气概。

在繁体字中,横槊的写法类似,只是部分字形有所差异。横的字形为「橫」,槊的字形为「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横槊的字形有所不同。横的字形为「橫」,槊的字形为「槊」。这与现代汉字的简化有所不同,但词语的含义相同。

例句

1. 他横槊竖马,气势磅礴,引领队伍征战四方。

2. 在战场上,将士们横槊立马,奋勇杀敌,保卫家园。

组词

横槊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组,例如:

横扫、横刀立马、横冲直撞。

近义词

与横槊义近相似的词语有:横刀立马、横扫千军、威武不屈等。

反义词

横槊的反义词可以是柔和、柔顺、温和等,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与横勇刚烈相反的性格特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