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载, 孔融 与 祢衡 友善,曾上疏荐 祢衡 曰:“鷙鸟累伯,不如一鶚。使 衡 立朝,必有可观。”后人以“荣膺鶚荐”为贺人登科之颂辞。 明 邱濬 《成语考·科第》:“贺登科曰荣膺鶚荐。”
“荣膺鹗荐”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主要用于祝贺他人科举登科或获得重要职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东汉时期,孔融曾向朝廷推荐祢衡,并在奏疏中写道:“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这里用“鹗”(一种猛禽)比喻杰出人才,强调祢衡的才能远超众人。
成语表示因被有力推荐而获得荣耀,特用于恭贺他人通过科举考试或晋升要职。例如《幼学琼林》中提到:“贺登科,曰荣膺鹗荐”。
该成语融合了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与动物象征,既体现对个人能力的赞美,也暗含对伯乐识才的肯定。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特定礼仪场合。
《荣膺鹗荐》是由“荣膺”和“鹗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指某人荣幸地受到很高的推荐和赞誉。
拆分部首和笔画:
1. “荣”字的部首是艹,共有11笔。
2. “膺”字的部首是⺼,共有15笔。
3. “鹗”字的部首是鸟,共有21笔。
4. “荐”字的部首是艸,共有12笔。
来源和繁体:
《荣膺鹗荐》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但具体的出处暂无明确来源。成语还有一个繁体形式,即“榮膺鶚薦”。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荣膺鹗荐”这个成语,古人的书写方式可能会有些变化,但整体意义没有改变。
例句:
他由于在工作中的杰出表现而荣膺鹗荐,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组词:
1. 荣耀:荣耀是指因为出色的成就或功勋而备受赞誉。
2. 鹰扬:鹰扬形容某人精神风貌昂扬自豪,得意洋洋的样子。
3. 推举:推举是指提议、选举某人担任某个职务或任命某人。
近义词:
1. 得意洋洋:表示某人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得意和自豪。
2. 锋芒毕露:形容某人突出的才干和表现展现出来。
反义词:
1. 黯然失色:形容某人因为与他人相比不够出色而感到失望和无光。
2. 不起眼:形容某人平凡无奇、不引人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