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摽卖的意思、摽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摽卖的解释

标价出卖。摽,通“ 标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尔时天下已乱, 肃 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賑穷弊结士为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摽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出售物品,即现代意义上的拍卖。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辞书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摽"的本义

    "摽"通"标",意为公开标示、揭示。《说文解字》释"摽"为"击也",后引申为"标明"之意。在商业行为中,"摽"指公开挂出标的物以示出售(《汉语大词典》)。

  2. "卖"的含义

    即出售商品,与"买"相对(《辞源》)。

二、词义解释

摽卖(biāo mài)

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出售物品,价高者得。这一行为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官府或民间处置资产、罚没物品的方式,与现代拍卖制度高度相似。

三、文献例证

  1. 《周礼·地官·质人》(汉代郑玄注)

    "掌稽市之书契,同其度量,壹其淳制,巡而考之,犯禁者举而罚之。"

    郑玄注:"举而罚之,没入官,摽卖于市。"

    此处"摽卖"指将罚没物品在市场上公开拍卖。

  2. 《聊斋志异·冤狱》(清代蒲松龄)

    "田产房屋,尽行摽卖。"

    描述涉案财产被官府公开拍卖抵偿。

四、历史背景

"摽卖"制度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汉代已形成较规范的拍卖流程。唐代《唐六典》记载,官府罚没财产需"置榜于市,十日內听人竞买",其形式与今日拍卖无异(《中国拍卖史》)。

五、现代关联

尽管"摽卖"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罕用,但其概念延续为"拍卖"。中国《拍卖法》(1997年实施)定义的拍卖行为与"摽卖"内核一致,即"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转让给最高应价者"。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释"摽"为"标榜;揭示","摽卖"即"标明价格出售"。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收录"摽卖"词条,释义为"拍卖"。

  3. 《中国拍卖史》(王义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详述古代拍卖制度演变,引证多部古籍中"摽卖"实例。

  4. 《唐六典》卷三十(中华书局点校本)

    记载唐代官府拍卖流程。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出版物信息。现代文献可参考国家图书馆数据库:http://www.nlc.cn/

网络扩展解释

“摽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读音与基本含义

2.历史背景与引证

3.字形与通假关系

4.现代适用性

“摽卖”是古代经济活动的术语,核心在于“标明价格进行交易”,其历史用例和字形演变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古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軷祭保债拨卷不纯残虐拆线谄闇常规化幨幌禅寺陈说串用锄耨道亡第二性征断块山发鬈否桑赣愚更箭工贼慧士活标本酱棚竭诚相待赍具锦念康救来信儡儡历人理势柳汀流徵蒙吏鸣玉溪民营企业默默募召馁而苹末拑秣憔迫穷光蛋颧骨三市设建沈荫筮嘉收役死并司农陶版韬匿钿头图缋未应小帖烋烋